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6.35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觸而即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一觸即發」。見「一觸即發」條。01.明.李開先〈原性堂記〉:「予方有意,觸而即發,不知客何所見,適投其機乎?」(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接詞: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若、如。如:「人而無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是。如:「亞聖即孟子。」
當時、當地。如:「即日」、「即刻」、「即席」、「即時」。
就、便,有立刻的意思。如:「黎明即起」、「憑票即付」、「招之即來,揮之即去。」
靠近。如:「若即若離」、「可望而不可即」。
若、縱使。如:「即使」、「即令」、「即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出、付出。如:「發放」、「收發」、「發行」、「發給」、「發信」、「發電報」、「發薪水」。
生長、產生。如:「發電」、「發芽」、「發音」、「味道發酸」。
射擊。如:「發射」、「發箭」、「發炮」、「彈無虛發」。
起程。如:「出發」、「朝發夕至」。
開始、引起。如:「發動」、「發起」、「發端」。
宣布、散布。如:「發布」、「發言」、「發表」、「發散」、「發放」。
開展。如:「發展」、「發揮」、「發達」、「發揚光大」。
使出現。如:「發現」、「發掘」。
量詞:A>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B>計算槍、炮、子彈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獸類以角頂撞。如:「牴觸」。
感動。如:「感觸」、「觸動」。
冒犯。如:「觸犯」、「觸怒」。
兩物相接、遇到。如:「接觸」、「觸殺」、「觸電」、「觸摸」、「一觸即發」。
一觸即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觸而即發注音︰ㄔㄨˋ ㄦˊ ㄐ|ˊ ㄈㄚ漢語拼音︰chù ér jí fā釋義︰猶「一觸即發」。見「一觸即發」條。 01.明.李開先〈原性堂記〉:「予方有意,觸而即發,不知客何所見,適投其機乎?」(源) 參考詞語︰有觸即發注音︰|ㄡˇ ㄔㄨˋ ㄐ|ˊ ㄈㄚ漢語拼音︰yǒu chù jí fā釋義︰有所觸動就立即產生反應。猶「一觸即發」。見「一觸即發」條。 01.清.李漁〈烏鵲吉凶辨〉:「夫鵲不果吉,烏不果凶,世人亦屢驗之,無如喜怒之懷,有觸即發。」
有觸即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觸即發」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觸即發」典源作「觸而即發」。指一經觸動而立即有所感發或反應,多用於感情方面。李開先,字伯華,號中麓,自稱中麓子或中麓山人,山東章丘人。他前後做官十幾年,罷官還鄉後,主要從事文學創作,是明代中葉著名的文學家和戲曲家。他以前認識一位前輩朋友張龍明。張氏曾私下託付他,將畢生之作〈原命〉、〈原性〉二文傳世下去。二十幾年來,他謹記於心。後來,在他的作品《李中麓閑居集.原性堂記》中記載:他有一間本來名為「面山」的屋子,有一次,來訪的客人問他,為何不改稱「原性」?李開先一聽,有感於和張龍湖的往事,於是欣喜地就把屋子改名了。他在文章中說他改屋名是本來內心即存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