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1.32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螭紋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螭」是龍的一種,幾分像虎。此件玉觿器面微泛褐紅,是傳世器特有的「盤紅」色澤,刻做成轉首側身形態,頭與軀體的銜接方式與本院藏的龍、鳳玉觿同,乃是戰國時代玉匠處理此類動物玉雕的一慣作法。
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獸骨製成的錐子。可解開繩結,亦可作為佩飾。《玉篇.角部》:「觿,形如錐,以象骨為之,以解結也。」如:「解觿」。
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郭忠恕撰,三卷。上卷主在闡述文字變遷的看法,中下兩卷則將形體、聲音相似、易混淆的字標明其音義的不同,對於辨別形音義相近字有相當的助益。
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後以觿年指童年。
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穗長約3 mm;穎近無毛;下位外稃線形。

鐮形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穗長約3.5 mm;穎明顯被毛;下位外稃倒披針形。

摩肩接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源) 02.漢.王粲〈荊州文學記〉:「於是童幼猛進,武人革面,總角佩觿,委介免冑,比肩繼踵,川逝泉涌,亹亹如也,兢兢如也。」 參考詞語︰比肩隨踵注音︰ㄅ|ˋ ㄐ|ㄢ ㄙㄨㄟˊ ㄓㄨㄥˇ漢語拼音︰bì jiān suí zhǒng釋義︰肩併肩,腳接腳。形容人數眾多且不斷產生。見「摩肩接踵」條。 01.《韓非子.難勢》:「且夫堯、舜、桀、紂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隨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絕於中。」 參考詞語︰摩肩繼踵注音︰ㄇㄛˊ ㄐ|ㄢ ㄐ|ˋ ㄓㄨㄥˇ漢語拼音︰mó jiān jì zhǒng釋義︰肩併肩,腳接腳。形容人數眾多且不斷產生。見「摩肩接踵」條。 01.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草木的枝條。通「枝」。《詩經.衛風.芄蘭》:「芄蘭之支,童子佩觿。」《漢書.卷四九.爰盎鼂錯傳.鼂錯》:「屮木蒙蘢,支葉茂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輝縣戰國魏墓資料結合儒家經典的戰國佩玉圖,中間以璧或者環為主體,上下各接一橫形珩,再下綴衝牙,牙形似觿在兩旁,不只取聲而且加重垂勢。
比肩繼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摩肩接踵」。見「摩肩接踵」條。01.《晏子春秋.內篇.雜下》:「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源)02.漢.王粲〈荊州文學記〉:「於是童幼猛進,武人革面,總角佩觿,委介免冑,比肩繼踵,川逝泉涌,亹亹如也,兢兢如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