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討賊     
瀏覽人次:274 收藏人次:0
征討叛逆或盜賊。《左傳.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討賊。」《三國演義》第六回:「上為國家討賊,下為將軍家門之私。」
    
瀏覽人次:10495 收藏人次:4678073
1.征伐。如:「討賊」、「東征西討」。
    
瀏覽人次:7439 收藏人次:538332
2.泛指使壞作亂的人。如:「賣國賊」、「亂臣賊子」。《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破釜沉舟     
瀏覽人次:63731 收藏人次:4323809
秦末項羽與秦軍戰於鉅鹿,項羽為使士卒拚死戰鬥,渡河之後,即將渡船弄沉,釜甑打破,以斷絕士兵後退的念頭。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引申為做事果決、義無反顧。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我即卑宮菲食,嘗膽臥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無救於事。」也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船沉鉅鹿」。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32127 收藏人次:1485033
參考詞語︰矯枉過直注音︰ㄐ|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ˊ漢語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í釋義︰猶「矯枉過正」。見「矯枉過正」條。
01.《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 (源)
02.宋.秦觀〈財用上〉:「士大夫矯枉過直,邈然以風裁自持,不復肯言財利之事。」 參考詞語︰矯枉過中注音︰ㄐ|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ㄓㄨㄥ漢語拼音︰jiǎo wǎng guò zhōng釋義︰猶「矯枉過正」。見「矯枉過正」條。
01.唐.張說〈弔陳司馬書〉:「矯枉過中,斯害也已。」 參考詞語︰矯枉過甚注音︰ㄐ|ㄠˇ ㄨㄤˇ ㄍㄨㄛˋ ㄕㄣˋ漢語拼音...
口誅筆伐     
瀏覽人次:24010 收藏人次:1318382
03.明.卓爾康《春秋辯義.卷二.僖公三》:「邢、魯同出周公同宗之親戚。于同姓,魯不能問罪出師,又不能控晉討賊,止此書『燬』以寄執兵之仇,一字之義,凜然口誅筆伐矣。」
    
瀏覽人次:16113 收藏人次:6561342
2.擔憂、憂愁。如:「顧慮」、「憂慮」。《漢書.卷二九.溝洫志》:「浩浩洋洋,慮殫為河。」唐.顏師古.注:「慮,猶恐也。」三國蜀.諸葛亮〈聞孫權破曹休魏兵東下關中虛弱上言〉:「先王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不知所云     
瀏覽人次:11233 收藏人次:1167597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據《文選.卷三七.表》引)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責攸之、褘、允等咎,以章其慢。陛下亦宜自課,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1>涕泣,不知所云。 〔注解〕
(1) 表:古代臣子呈給帝王的一種奏章。
多難興邦     
瀏覽人次:11153 收藏人次:386885
02.明.盧象昇〈請討賊疏〉:「我皇上御極以來,敬天法祖,勤政恤民,……多難興邦,殷憂啟聖,以其時考之則可矣。」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9044 收藏人次:1375693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據《諸葛亮集.文集.卷一》引)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