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5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設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設祭品追悼亡者。《新唐書.卷七七.后妃傳下.昭德王皇后傳》:「將葬,后母郕國鄭夫人請設奠,有詔祭物無用寓,欲祭聽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獻,用祭品祭祀神明或亡魂。如:「祭奠」、「奠儀」。
定、建立。如:「奠定」、「奠基」、「奠都南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置、安排。如:「設置」、「擺設」、「設備」、「陳設」、「設施」。
建立、制訂。如:「建設」、「設防」、「設限」。
籌劃。如:「設計」、「設法」。
假想。如:「假設」、「設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民俗稱喪事每七日設奠一次為「作七」,由頭七到尾七共需進行七次,稱為「七七」。《北史.卷八一.儒林傳上.孫惠蔚傳》:「從綽死後,每至七日至百日,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行道。」《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斷家私》:「善繼只是點名應客,全無哀痛之意,七中便擇日安葬。」
七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以人死每七日設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親友的弔唁。《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慟,如親父一般,殯殮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陰彈指,七七之期已過,范舉人出門謝了孝。」也稱為「斷七」、「盡七」。
路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殯時,在途中設奠祭拜。《紅樓夢》第一四回:「近聞寧國公冢孫婦告殂……上日已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
斷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以人死後每七日設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則停止,不再接受親友弔唁,稱為「斷七」。元.無名氏《神奴兒.楔子》:「自從員外亡化過了,可早斷七也,家裡別無得力的人,則有一個老院公。」《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到得過了斷七,又忘了這段光景。」也稱為「盡七」、「七七」。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