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7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評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論介紹。如:「這期雜誌有當代人物的評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兩者之間,或在兩者之間傳達、引進。如:「介入」、「介紹」、「媒介」。
放在心裡。如:「介意」。
正直。如:「耿介」。
身上有甲殼的水產動物。如:「介蟲」、「介類」。
小草。比喻極小的東西。通「芥」。如:「一介不取」。
量詞。用於計算人或銅錢的單位。相當於「個」。如:「一介書生」、「一介平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議論的文字或言語。如:「文評」、「詩評」、「影評」。
判定。如:「評判」、「評分」、「評理」、「評定」、「評估」、「評斷」、「評議」、「評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體名。寫於書籍、文章、字畫或碑帖等後面言簡意賅的文字稱為「跋」。跋文內容多屬評介、鑑定或考據等性質。
司馬相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攄妙才,廣博宏麗,卓絕漢代」。後人輯有《司馬文園集》。 評價  近人譚興國《巴蜀文學史稿》有詳細評介。他認為相如的賦集中反映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盛世的輝煌。它是時代的產物,同時也體現了民族統一富強的追求。對他晚年遺著〈封禪書〉也應作如是觀。漢武帝晚年的封禪活動,主要是顯示中央集權國家的力量,有利於國家的統一,不能一概否定。  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作品詞藻富麗,結構宏大,使他成為漢賦的代表作家,後人稱之為賦聖。他與卓文君的私奔也廣為流傳。 參考資料司馬遷,《史記,列傳,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班固,《漢書...
林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立足於大傳統」的詩人。 評價林泠早期的詩風優美而婉約,感情真摯而深刻,體裁自然而秀麗,楊牧曾如此評介她的詩:「格律排比並不刻意經營,概以有機型式詠歎進行,臻於完成,然而她於意象的發展,譬喻的相關性,和象徵技巧的圓融,卻永遠孜孜緊扣,一絲不苟。」詩人早慧,寫作年齡極早,與白萩同被譽為天才詩人。覃子豪批評林泠早期詩作「純任自然,毫無造作的痕跡,詩句像提煉過了的口語,內容深刻,情感凝鑄,甚至帶一點兒冷峻」。羅行認為她的詩,給予人「純真質樸的感受」,有著渾然天成的「清新雋永的意境和興味」。9502123駱彥伶編輯
跋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在文章、書籍或畫冊後面的文字,內容多為後記、評介等。一般單稱為「跋」。
辛波絲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編輯近三十年(1953-1981),撰寫一個名為「非強制閱讀」的書評專欄。一九六七到一九七二年間,她評介了一百三十本書,而其中文學以外的書籍佔了絕大的比例,有通俗科學(尤其是關於動物方面的知識性書籍)、辭書、百科全書、歷史書,心理學、繪畫、哲學,音樂、幽默文類、工具書、回憶錄等各類書籍。這麼廣泛的閱讀觸發了她多篇詩作的意念和意象。一九七六年之後,十年間未見其新詩集出版。一九八六年《橋上的人們》一出,遂格外引人注目。令人驚訝的是,這本詩集竟然只有二十二首詩作,然而篇篇佳構,各具特色,可說是她詩藝的高峰。在這本詩集裡,她多半...
跋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在書本正文後面的補充說明或評介的話。如:「他在書末的跋語交待了他創作的心路歷程。」
高行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讀》 評論:張瑞芬〈靈山聖水,何處彼岸──高行健《給我老爺買魚竿》、《靈山》、《一個人的聖經》三書評介〉,《明道文藝》,第300期 (2001年3月號),頁48-57。李悅〈人的價值在於個人──從《一個人的聖經》看高行健〉,《香港筆薈》,總第17期 (2000年12月),頁43-49。姜深香、王殿文〈個性經驗的物化──淺談《靈山》〉,《中山大學學報論叢》,第21卷,第2期 (2001年),頁117-119。 評價: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公報中指出,高行健的長篇巨著《靈山》是一部「無以倫比的罕見文學傑作,也是一部朝聖小說」...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