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2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評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議決斷。《晉書.卷四七.傅玄傳》:「撰論經國九流及三史故事,評斷得失,各為區例,名為傅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開、隔絕。如:「砍斷」、「中斷」、「斷絕」、「斷交」、「一刀兩斷」。
判定。如:「斷案」、「診斷」、「當機立斷」。
一定、絕對。如:「斷然」、「斷無此理」、「斷不可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定。如:「評判」、「評分」、「評理」、「評定」、「評估」、「評斷」、「評議」、「評語」。
效標關聯效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資料才可以對效標作可靠的預測。3.適切性:效標是否具適切性,不容易客觀評估,通常交由經驗學者專家做評斷。4.實用性:在選擇測驗效標時,經常遭遇到取得效標時間、來源、費用等問題。 種類1.同時效度:是指某測驗分數與同一時間的效標之間的相關程度。2.預測效度:是指測驗分數與未來效標之間的相關程度,它旨在根據目前的測驗,預測受測者未來在效標的表現。通常用於人事甄選與分類測驗。同時效度與預測效度有兩點不同:第一,取得效標時間不同。第二,測驗的目的不同。一般的成就測驗可以建立同時效度與預測效度,因為它可以同時作為評估受測者目前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評量、評斷好壞優劣。如:「品詩」、「品文」。
分道揚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市長,洛陽城裡每個人都歸我管,哪有比照其他地方官,讓中央官員先走的道理?」孝文帝聽了很無奈,也不去評斷誰是誰非,就笑著說:「好啦!好啦!你們別吵!洛陽是我的地方,我說了就算,把路分成兩半,你們兩人以後各走各的就好啦!」元志和李彪兩人聽到皇上這麼說後,就拿著尺到外面,量了道路的寬度,然後分成兩半,各走自己的那一半。後來「分道揚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依其志向,各奔前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在文件或文章上直接注明意見和評斷。如:「批可」、「批閱」、「批准」。
以貌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容貌的美醜作為認識、評斷或任用人材的標準。《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澹臺滅明傳》:「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鏡花緣》第一八回:「究竟是他受業之師,況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學問豈能懸殊?若以尋常老秀才看待,又是以貌取人了!」也作「以容取人」。
一目了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二帝、三王卻不去學,卻要學兩漢」,但若欲談細微處,朱子則以為,若能透徹了解文中子的學說理論,那要評斷他將猶如從高處往下看,一眼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後來「一目了然」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秋後算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農作物每年的收成總額,到秋天收割後才統一結算。後用以喻事情到了一個段落後,再來評斷其是非曲直。如:「等大會結束之後,我們再來個秋後算帳!」也作「秋後算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