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0.5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詘寸信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折一寸可伸長一尺。形容不計較小的損失,以求得較大的利益。周.尸佼《尸子.卷下》:「孔子曰:『詘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為之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銳精細巧,必疏體統。故宜詘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尋。」也作「詘寸伸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實。如:「信用」、「誠信」、「失信」。
可靠、不懷疑。如:「信任」、「信賴」、「信譽」、「相信」、「可信度」。
崇仰。如:「信仰」、「信念」、「信徒」、「信奉」。
隨便、任意。如:「信步而行」、「信口開河」、「信手拈來」。
書札、函件。如:「書信」、「信件」、「掛號信」。
消息。如:「音信」、「報信」、「信息」、「喜信」。
憑證。如:「信物」、「印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的單位。公制一寸等於十公分。或稱為「公寸」。
形容小、少。如:「寸土」、「寸步不離」、「一寸光陰」。
距離人手一寸的經脈部位。如:「寸口」。
方寸:比喻心。如:「方寸已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量長度的器具。如:「皮尺」、「米達尺」。
像尺一樣的東西。如:「戒尺」、「鐵尺」、「鎮尺」。
微小的。如:「尺地」、「尺土」、「尺寸之功」。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的單位。一公尺等於一百公分;一臺尺約三十公分;一市尺等於零點三三三公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彎曲。同「屈」。《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2.屈服、折服。《戰國策.秦策一》:「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
3.吐詞艱澀、言語鈍拙。通「訥」。《史記.卷一○三.萬石張叔傳.太史公曰》「仲尼有言:『君子欲訥於言』」句下裴駰集解引徐廣曰:「『訥』字多作『詘』,音同耳。古字假借。」
1.冤屈。《呂氏春秋.貴直論.壅塞》:「宋王因怒而詘殺之。」
2.反而。《戰國策.秦策四》:「一舉眾而注地於楚,詘令韓魏歸帝重於齊,是王失計也。」
姓。如漢代有詘強。
貶低。同「黜」。《戰國策.韓策三》:「彼公仲者,秦勢能詘之。」
詘寸伸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折一寸可伸長一尺。形容不計較小的損失,以求得較大的利益。《淮南子.氾論》:「詘寸而伸尺,聖人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也作「詘寸信尺」。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