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詢問說明符     
瀏覽人次:56 收藏人次:0
在FORTRAN語法中,一種詢問敘述,用來說明詢問內容。例如詢問輸入輸出狀態、錯誤、檔案是否存在、單元是否存在、檔名及存取方法等。
    
瀏覽人次:31792 收藏人次:8729207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13306 收藏人次:3400608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瀏覽人次:11448 收藏人次:7725258
提出心中的疑難請求別人回答。如:「問答」、「請問」、「問路」、「發問」。
為表示關切而探望、拜候。如:「慰問」、「訪問」、「問候」、「問訊」。
審訊。如:「審問」、「問案」。
責備。如:「責問」、「興師問罪」。
干涉。如:「不聞不問」、「我的事請你不要過問。」
    
瀏覽人次:7448 收藏人次:3360891
古代一種可以剖半用為憑證的信物。如:「信符」、「符令」、「符節」、「兵符」。
相合。如:「符合」、「名符其實」、「言行相符」。
標記、記號。如:「音符」、「符號」、「樂符」。
道士用來避邪、差使鬼神的神祕文字。如:「符咒」、「安胎符」、「護身符」。
    
瀏覽人次:5959 收藏人次:0
查問、徵求意見。如:「諮詢」、「質詢」、「詢問」。
詢問     
瀏覽人次:5402 收藏人次:114068
諮詢查問。《後漢書.卷二十五.劉寬傳》:「時京師地震,特見詢問。」
說明     
瀏覽人次:5158 收藏人次:142234
1.用言語或文字來解釋明白。《初刻拍案驚奇》卷五:「今當與公說明,公前生是個大商,有二千萬貲財。」《紅樓夢》第六八回:「你就願意給,也要三媒六證,大家說明,成個體統纔是。」
2.解釋的文字。如:「新機器上附有一張用法說明。」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