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794 ms
共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誄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誌哀文字。初為表揚死者德行,以定諡號,後發展為無諡號的誌哀文字。大多敘世業,以四言為句。
|
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讓。如:「辭卸」、「辭謝」、「推辭」。
避開。如:「不辭辛苦」、「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道別。如:「告辭」、「辭行」、「辭別」。
解職。如:「辭職」、「辭退」。
言詞、文詞。通「詞」。如:「言辭」、「措辭」。
口實、話柄。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辭世:死亡。如:「人已辭世,哭也無益。」
辭歲:除夕夜家中晚輩向長輩行禮,互祝平安。
|
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累述死者生前的功德以示哀悼並封以稱號。《禮記.檀弓上》:「魯哀公誄孔丘曰:『天不遣耆老,莫相予位焉。嗚呼哀哉,尼父!』」
2.禱述功德以求福。《論語.述而》:「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祇。』」
文體名。一種哀祭文,是敘述死者生前德行、功業的韻文。如:「哀誄」、「銘誄」。
|
梅曾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輾轉至清江,館於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署,不久去世章太炎有《 書梅伯言事 》考證此事,指出吳敏樹為伯言誄辭,已「以名高」為嘲,以「卒於顛倒」為詬。 著作《 柏梘山房集 》31卷 觀點其生在封建制度解體之時,主張「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時」,曾寫出《 與陸立夫書 》、《上某公書》等關心鴉片戰爭的佳作,與經世派遙相呼應但他以官僚鎮壓「悍民」與「督糧」方法不同為喻,說明「當時」是要桐城派更切實地維護封建統治,跟曾國藩後來提倡的「與世變相因」完全一致。嘉慶十八年(1813),一般以為「天下方盛,亂端未兆」,他便已作《民論》數百言,「窮極...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