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說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言語勸誘他人的人。《三國演義》第八六回:「此又是諸葛亮退兵之計,遣鄧芝為說客也。」《文明小史》第二四回:「我今晚回去,替你作個說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言語勸說,使人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客」、「說服」、「遊說」。《孟子.萬章上》:「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湯而說之以伐夏救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泛稱從事某種活動或具有某類特長的人。如:「鏢客」、「掮客」、「說客」、「政客」、「珠寶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乃。表示轉折以承上文的關係。《戰國策.趙策一》:「雖強大不能得之於小弱,而小弱顧能得之強大乎?」《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帝復笑曰:『卿非刺客,顧說客耳。』」
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是有才德的人,弟弟盜跖卻是個為害天下的大盜,不能教導他引他走向正道,我替你感到羞愧。我自願替你當說客去勸勸他。」柳下季就回答說:「當為人晚輩不聽父兄的勸戒時,即使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又能拿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朝秦暮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陵集序〉是晁補之重要的文論之一,其中「朝秦而莫楚」句,源於戰國時秦、楚為兩個敵對的大國,地處兩者間的韓、趙、魏等弱小國家,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立場搖擺,一下以秦國為侍奉的對象,一下又依附於楚國。當時的說客策士,也沒有尊君愛國的觀念,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各國間遊走不定。晁補之認為這樣的風氣,連帶的影響了當代文風,戰國時的文人,不像春秋時代文人那樣具有以尊君愛民為職志的胸懷,因此文章不再富含義理,而且出現許多誇大虛浮的部分。但雖如此,因為距離夏、商、周及春秋時代未遠,整體看來,戰國時代的文章仍是值得欣賞。後來「朝秦暮楚」這句成語從典源中摘出,用來比喻人心反覆無常。 + 北宋哲宗元祐年間,晁補...
米珠薪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桂木,是一種專門用來觀賞的珍貴植物。「米珠薪桂」則是形容米像珍珠,柴火像桂木一樣的昂貴,此語出於蘇秦對楚王說的一段話。蘇秦是戰國時代著名的說客,據《戰國策.楚策三》載,有一次他到楚國去,等了三天才見到楚王。在與楚王談話結束後,蘇秦便要辭行,楚王說:「我對您仰慕已久,您今天既然願意不遠千里而來見我,為什麼不肯留下來呢?」蘇秦回答:「你們楚國的食物比玉石還貴,柴火比桂木還值錢,您的傳令者像鬼那麼難見到,大王您更有如天帝一般,一面難求。您今天要我留下,難道要我吃玉石,燒桂木,並且靠著那些鬼以見您一面嗎?」蘇秦此話是指責楚王對他不夠尊重,並以「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說楚國的物價過於昂貴,根本不是一般人所...
目不見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由來戰國時,越王無疆想稱霸天下,便計劃先北面向齊國用兵,再西面對侵略楚國。齊威王知道後,便派一個說客向越王說:「貴國不先攻楚,我想是怕晉國支持楚國,兩國聯合起來抵抗貴國吧!」越王說:「我是希望晉國保持中立,不要輕易與我越國為敵。其實,以目前各國所處的情況,晉國不趁機去奪取楚國的土地,真是錯失了良機,那是十分失算的事情呢!」齊國使者聽了越王這番見解後,說:「我覺得越國沒有亡國倒真是件僥倖的事,大王你看你多麼膚淺!我一向鄙視那種運用智慧就像使用眼睛一般的作法,因眼睛雖能看見細微的毛,卻看不見自己眼瞼上的睫毛。現在,大王就...
仰人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析目前情勢對他不利,而袁紹有才幹,不如把冀州讓給他,既可保全性命,又可以得到讓賢的美名。果真韓馥聽了說客的話,答應將冀州讓給袁紹。韓馥的部下聞訊趕緊勸阻說:「我們冀州雖地處偏遠,但也有百萬兵力,糧食夠吃上十年,袁紹算什麼!他的實力根本比不上我們,還得『仰我鼻息』,靠我們支援才能存活,像個嬰兒一樣,一旦停止餵食就會餓死,根本沒有自行生存的能力,為何還要將土地讓給他?」但怕事的韓馥根本聽不進去,不管多少人勸他都沒有用,最後還是將位子讓給了袁紹。後來「仰人鼻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依靠他人生活。亦用於比喻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不能自主。
腳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才能適於擔任某種職務的人。如:「要找說客,他是一等的腳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