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說詞     
瀏覽人次:969 收藏人次:0
辯解的言辭。如:「每次犯錯,他總有一套說詞。」亦指單方面的說法,片面之詞而言。《三國演義》第七三回:「魏與吳本無讎,前因聽諸葛之說詞,致兩家連年征戰不息,生靈遭其塗炭。」
說詞     
瀏覽人次:163 收藏人次:0
演說之前,先預備好的稿子。也稱為「演講稿」、「演講辭」。
    
瀏覽人次:31579 收藏人次:8729207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12307 收藏人次:4625959
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文詞」、「演說詞」。
沾沾自喜     
瀏覽人次:16367 收藏人次:1852821
然極力諫爭,但不被採納,於是就稱病辭官。許多賓客辯士遊說他,他就是不出來。後來好不容易聽從梁人高遂的說詞,才又再出來做官。過了一段時間,宰相桃侯辭官,竇太后想請竇嬰來繼任,但景帝不贊成,並且說:「竇嬰這個人過於自滿,總是沾沾自喜,且行事輕率,不是能重用的人。」於是沒有起用他作宰相。後來「沾沾自喜」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自得自滿的樣子。
媒妁之言     
瀏覽人次:15401 收藏人次:922119
婚姻介紹人的說詞。《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妾與君無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踰牆鑽隙,何能白首?」
偷換概念     
瀏覽人次:14297 收藏人次:254784
攻擊。偷換概念廣義上可以視為一種修辭學的技巧,並常用於對人們遊說的過程中。但是事實上,這只是誤導人的說詞,因為對方真正的論據並沒有被推翻。 例子對象事實:教育部於中小學的教師手冊內編入「性別平等」以及「包容不同的性傾向」的相關內容。偷換概念:「教育部支持並鼓勵同性戀,推廣濫交行為。」[1]外部連結參考資料
無言以對     
瀏覽人次:10265 收藏人次:310609
沒有說詞可以回答。[例]對於老師的責問,大家都無言以對。
多多益善     
瀏覽人次:10031 收藏人次:108949
帶領多少呢?」韓信說:「我嗎?多多益善哩!」 【應用】「多多益善」本是韓信自恃將才極高,有一點自誇的說詞,今天我們都用它來表示某某事物越多越好的意思。<註1> 【反義】寧缺勿濫。 <註2> 【例句】這次風災很嚴重,我們捐款給災民,當然是多多益善了! 參考書目<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註2>有趣的成語典故及應用,梁偉賢編著,文化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王維     
瀏覽人次:9229 收藏人次:491663
?”王維起身答道:“是《鬱輪袍》。”公主甚感驚奇,非常高興。岐王趁機對公主說:“此人不只長于音律,若說詞學,更佳,簡直無人能超過他。”公主更感驚異,問王維是否有寫就之詩,王維從懷中拿出數卷詩獻上。公主看過之後,驚奇不已,說;“這都是我所誦習過的,從前以為是古人之作,原來就是你寫的!”於是讓王維更衣,不作伶人看,而升于客人之列。王維風流蘊籍,而且說話風趣,大為座中各位貴人所欽重。岐王見時機成熟,便說:“若教京兆府今年能以此人為解頭,誠為國家的榮光。”公主說:“那為什麼不教他去應舉?”岐王說:“聽說您已經囑託,解頭不是要給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