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課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科書的正文。如:「老師要我們背誦國文課本第六課課文。」
課文理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文理解指閱讀者閱讀課文能了解課文內容之意。有三種知識對有效的閱讀理解是必須具備的:(1)內容知識:閱讀者應具備有關的先前知識並會加以運用;(2)策略知識:在閱讀時能做推論及運用文章結構來確定重要的訊息;(3)後設認知知識:在閱讀時能監控是否充分理解課文內容。
  在增進上述課文理解的知識的方案中,較為有名的有下列五種方案;
  1.SQ3R:羅賓遜(C.S. Robinson)建議訓練學習者使用五個步驟來閱讀新的文章。瀏覽(survey)、提問(question)、細讀(read)、背誦(recite)、復習(review)。在瀏覽的階段,閱讀者要先概覽課文以擷取文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
集合文字所成的辭章。如:「文辭」、「古文」、「散文」、「白話文」、「文不對題」。
優雅、不粗俗的。如:「文雅」、「斯文」。
有文才的。如:「文人」。
有關文學的。如:「文壇」。
擔任文事的。如:「文官」。
某些有規則的自然現象。如:「天文」、「水文」。
社會發展所表現出的狀態。如:「文化」、「文明」、「文物」。
不猛烈的。如:「文火」。
量詞。舊時計算製錢的單位,製錢一枚叫一文。如:「三文錢」、「分文不取」。
文過:掩飾過失。如:「文過飾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一定進度計畫的學習活動。如:「課程」、「下課」、「上課」。
學業、學科。如:「課業」、「功課」、「體育課」。
督促學習。如:「課徒」、「課子」。
行政機關處理特定事務的單位。如:「出納課」、「總務課」。
徵收。如:「課稅」。
量詞。用於計算教材課數的單位。如:「今天我們上第三課。」
造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文字連綴成詞。如:「老師要學生就課文內的生字逐一造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計算動作頭尾經歷的單位。[例]朗誦課文三遍。
心無旁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成語名稱2 注音3 成語釋義4 成語出處 成語名稱心無旁騖 注音心(ㄒㄧㄣ)無(ㄨˊ)旁(ㄆㄤˊ)騖(ㄨˋ) 成語釋義旁;另外的;騖:追求。心思沒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專心致志。 成語出處出自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節選自「飲冰室合集」。課文指出,「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增強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例如:懲罰:騎開車,如果違規超速就罰錢。負增強:對正在被罰抄寫的學生說只要表現良好就可以不用再抄寫課文。 消弱(extinction)對已建立的制約學習(conditioning)反應,不再給予增強,已減弱其表現該反應的做法,例如代幣與獎金交替制約後,對學生即具有激勵作用;但學生表現某行為而獲得代幣後,若不再繼續給予獎金來增強,則代幣的激勵作用便會逐漸降低,學生表現該行為的頻率也會跟著逐漸削弱。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增強理論Keyword:reinforcement theory 參考資料謝文全(2007)。教育行政學(...
滾瓜爛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落翻滾的成熟瓜果。比喻極為純熟流利。[例]這幾篇課文他早就背得滾瓜爛熟,難怪這次考試他會得滿分。
注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的想法。他自認為重要的部分會學得比較好,因為他會對那些內容給予較多的注意。老師也可以教導學生辨認課文哪些內容是重要的,然後多加注意。這樣做可以增加他們對教材的理解。(註1) 關鍵字中文: 注意英文: Note 參考書目註1Robert E. Slavin(2005)。教育心理學,頁207。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註2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頁40-41。台灣東華書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