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調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調聚集。如:「調集軍隊駐紮邊防,以保國境的安全。」
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混合、配合。如:「調合」、「調味」、「調色」、「調配」。
使和解。如:「調解」、「調停」、「協調」。
嘲笑、戲弄、挑逗。如:「調戲」、「調笑」、「調弄」、「調情」。
和暢、正常。如:「風調雨順」、「飲食失調」。
訓練、指導。如:「調教」。
調皮:頑皮。如:「調皮的孩子通常都很聰明。」
更動。如:「調差」、「調動」、「調職」、「轉調」、「對調」。
提取。如:「借調」、「抽調」、「調卷宗」、「調病歷」。
言詞、意見。如:「老調」、「論調」、「陳腔濫調」。
樂律、韻律。如:「曲調」、「聲調」、「調子」。
說話、讀書或朗誦的腔調。如:「南腔北調」、「鄉音鄉調」。
風格才情或思想情感。如:「格調」、「情調」。
派遣、安排。如:「調度」、「調兵遣將」。
調查:了解、查看各方面的實際情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合。如:「集會」、「集合」、「集資」、「聚集」、「收集」、「集思廣益」。
市場。如:「趕集」、「市集」。
輯錄式的出版品或影片。如:「詩集」、「文集」、「影集」。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詩文詞曲等著作。如:「集部」、「經、史、子、集」。
量詞。用於計算叢書或影劇集系列的單位。如:「這齣戲今天播出第三集。」、「這一套兒童故事書總共有三十集。」
投鞭斷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北魏.崔鴻《前秦錄》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決心調集百萬大軍,乘勢一舉消滅東晉,統一全中國。苻堅召集群臣商議,但大臣們多不贊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屬勸阻說:「從星象來看,今年不適合南進。何況晉據著長江的險固,其君王又深獲人民擁戴。我們不如暫時固守國力,生產整軍,等晉內部鬆動,再伺機攻伐。」苻堅很不以為然地說:「星象之事,不盡可信。至於長江,春秋時的吳王夫差和三國時的吳主孫皓,他們都據有長江天險,最後仍不免滅亡。現在朕有近百萬大軍,光是把馬鞭投進長江,就足以截斷江流,還怕甚麼天險?」苻堅不顧大臣們反對,執意出兵伐晉,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淝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
召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調集、集合
魯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
斯巴達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奴的人數遠多過斯巴達人,因此斯巴達開始訓練自我成為一群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民族。 內涵否認家庭功能、強調集體意志,反對文學藝術活動,也不贊成競技活動。教育重點1.體力:斯巴達著重摔跤的訓練,由於摔跤必須運用身體各個部位,更能訓練機制並控制情緒。2.訓練服從的方式:為訓練兒童服從的觀念,因此採用鞭打等體罰,特別是每年一度會在神壇前進行鞭打比賽,參加者以流血為榮。3.偷竊技藝:偷竊的技巧中包含奇襲、埋伏和偽裝的技巧,主要實踐於作戰之中。通常需要練習偷取各種物品,一旦失敗就會被處以嚴厲的鞭打。4.強調女子教育:斯巴達重視婦女教育...
糾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調集、集結
霧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原住民壯丁約於330餘名。事件發生後,台中州立即召集178名警官,隨後得知的台灣總督府也從其他州廳調集698名警官。同時,屏東第八飛行連隊,也派兩架飛機至霧社上空偵查。而陸軍方面,直接由台中第二隊,台南第二連隊、台北山砲隊組成,並在部隊編成後,即向霧社方向進軍。30日,所有的後續支援隊、陸軍派遣部隊揭開抵霧社,正式開始攻擊。初時,由於反抗的原住民占了地形的優勢,討伐隊伍受挫,遂利用親日的原住民餐與鎮壓行動,作為「以蕃制蕃」的工具,再派飛機以機槍掃射,或投彈轟炸躲藏於溪谷的原住民。11月下旬,起事的原住民抵抗力完全瓦解,...
存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根。《福惠全書.卷二三.保甲部.調集符信》:「信籤發到,該保長將存執左半籤比對,長短字跡不差,方可施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