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66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論功行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功績的大小,給與賞賜。《隋書.卷四一.蘇威傳》:「及大業末年,尤多征役,至於論功行賞,威每承望風旨,輒寢其事。」清.洪昇《長生殿》第二六齣:「這春綵,臣等斷不敢受,請留待他時論功行賞。」也作「論功封賞」、「論功行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駕駛。如:「行車」、「行駛」。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將要。如:「行將就木」。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勛勞、成就。如:「記功」、「功臣」、「豐功偉業」、「歌功頌德」、「勞苦功高」、「功不可沒」、「好大喜功」、「小兵立大功」。
成效。如:「成功」、「功效」、「事半功倍」、「徒勞無功」。
為完成某事,所投注的心力。如:「用功」、「下苦功」。
事業。如:「事功」、「功業」、「功成名就」、「功敗垂成」。
功夫:A>武術。如:「功夫演員」、「中國功夫」。(音讀為ㄍㄨㄥ ㄈㄨ。)B>空閒、時間。如:「有話快說,我可沒功夫陪你!」、「不到一會兒功夫,他就把試題寫完了。」或作「工夫」。(音讀為ㄍㄨㄥ ˙ㄈㄨ。)C>努力的程度。如:「他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把電腦學好。」或作「工夫」。(音讀為ㄍㄨㄥ ˙ㄈ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與。如:「賞賜」、「獎賞」、「重賞」。
獎賞的事物。如:「懸賞」、「討賞」。
讚美、嘉許、表揚。如:「嘆賞」、「讚賞」。
玩味、領受事物的美好。如:「玩賞」、「欣賞」、「賞月」、「雅俗共賞」。
器重、看重。如:「賞識」。
對他人加恩惠於己的客氣用語。如:「賞光」、「賞臉」。
論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定功績的大小。唐.祖詠〈望薊門〉詩:「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水滸後傳》第三九回:「眾位的官爵,俱是朝廷論功頒授,非某有厚薄。」
兔死狗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忘恩負義,卸磨殺驢,鳥盡弓藏,過河拆橋反義:論功行賞辨似: 
運籌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今天我為什麼可以得到天下?而項羽卻會失敗呢?」大臣高起和王陵便回答說:「陛下您在部下建功後,能論功行賞,與人同利,不會藏私,項羽卻不是如此。他嫉妒有能力的人,對待有功者不但不賞賜,反而傷害他們,不願與人共享戰果,所以不得人心而失敗。」劉邦聽了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講到坐在營帳中策劃謀略,就能在千里外得到勝利,這點我不如張良;論鎮國安民,保障物資的流通,這點我不如蕭何;如果說到帶兵打仗,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點我又不如韓信。這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重用他們,才是我取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啊!而項羽有一賢臣范增,卻不好好重用,所以才成為我的手下敗將。」因此《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在自序中,...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申包胥。伍員助吳伐楚,攻入楚都城郢,包胥入秦求援,依庭牆哭七日,秦王乃遣兵幫助楚國平定國難。後楚昭王論功行賞,逃而不受。 (8) 秦:國名,西元前248∼207。周孝王封伯益的後代於秦地,地約當在今甘肅省天水縣。莊公時徙居大丘,孝公時定都咸陽,得商鞅變法圖強,積極東侵。秦王政二十六年 (西元前221)統一天下,後為劉邦所滅。 (9) 于斧漁子:于斧,春秋時地名。漁子,漁夫。 (10) 適:正好。 (11) 還:返。 (12) 越:春秋時諸侯國,姒姓。建都於會稽。曾占有今江蘇、浙江及山東的一部分,後滅於楚。 (1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土有今湖南、湖...
竭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次用詐術應戰,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沒效了,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也許不可以吧?」文公說:「雍季的話,是為國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議,卻只是因應一時的情勢,哪有把一時之務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後來「竭澤而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取盡所有,不留餘地。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