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18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論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辯難時的反對者。如:「他們在經濟學領域上是旗鼓相當的論敵,卻無礙於兩人的私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人。如:「敵方」、「仇敵」、「情敵」、「敵我雙方」。
能力相當的。如:「匹敵」、「敵手」。
對抗。如:「萬夫莫敵」、「所向無敵」。
威脅利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威力脅迫,用利益誘惑。如:「無論如何威脅利誘,我不為所動。」
墨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證的範疇。墨子所說的"三表"既是言談的思想標準,也包含有推理論證的因素。墨子還善於運用類推的方法揭露論敵的自相矛盾。由於墨子的倡導和啟蒙,墨家養成了重邏輯的傳統,並由後期墨家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古代邏輯學的體系。  墨子的哲學思想反映了從宗法奴隸制下解放出來的小生產者階層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為後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所繼承和發展,其神秘主義的糟粕也為秦漢以後的神學目的論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為先秦墨家的創始人,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墨子在上說下教中,言行頗多,但無親筆著作。今存《墨子》一書中的《尚賢》、《尚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