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50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論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藏之一。總稱編入三藏中的印度論師之論著。或稱為《阿毘達磨藏》、《阿毘曇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躲、隱避。如:「埋藏」、「躲藏」、「藏汙納垢」。
收存。如:「收藏」、「儲藏」、「藏私」、「藏書」。
寶藏:珍藏的寶物,亦指珍貴的資源。如:「聽說後山有寶藏。」
佛、道經典的總稱。如:「三藏」、「道藏」、「經藏」。
藏青色:藍而近黑的顏色。如:「他很喜歡藏青色的褲子。」
大陸地區西藏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阿毗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三藏中屬於論藏的典籍。譯自胡語。指對佛陀教法以非常精細而系統化著成的佛教典籍。《阿毗曇毗婆沙論》卷一:「問曰:『修多羅、毗尼、阿毗曇有何差別?』」也作「阿毗達磨」。
三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佛教經典的總稱。包括經藏、律藏、論藏三部分。經藏是指以佛說法的形式創作的典籍;律藏雖同是以佛說的形式,但內容都和戒律有關;論藏是佛弟子或後世論師闡釋經義的作品。宋.承遷〈金師子章序〉:「設有說道超他,入經藏,對三藏勝論議人否?」(2)三藏法師的簡稱。參見「三藏法師」條。唐.閻朝隱〈大唐大薦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師之碑〉:「證聖年中奉敕與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譯華嚴經。」
阿毗達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經典三藏中屬於論藏的典籍。梵語abhidharma的音譯,意為對法、向法、無比法等特別的法。指對佛陀教法以非常詳細而系統化方式撰述的佛教典籍。《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論,謂傳生無漏慧教,此諸慧論,是彼資糧故,亦得名『阿毗達磨』。」也作「阿毗曇」。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