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49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諷刺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歌唱、舞蹈、短劇等雜多的短場面所構成的,穿插豐富的諷刺或笑料的表演形式,稱為「諷刺劇」。
滑稽諷刺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種類名詞。一種喜劇類型,將劇中的人物、舞臺動作、對白、與服裝誇張化,以達到破壞寫實性的幻覺;十七到十九世紀期間,此類的戲被用來諷刺一些流行的文化或藝術作品。到了二十世紀,這個詞彙也被用來描述一種戲劇上的諷刺喜劇,以諷刺為號召,千篇一律的喜鬧方式、唱歌、跳舞,甚至有脫衣舞表演。史帝芬桑德漢(Stephen Sondheim, 1930-)的音樂劇版本《吉普賽》(Gypsy, 1959)就是根據吉普賽女郎李蘿絲(Rose Lee)在滑稽諷刺劇中的表演經驗。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諷刺劇;農神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劇類型名。歐洲平民對權威的情緒反應,並且將代表權威的人、事、物之缺點誇大、作滑稽化的表演。這種活動原於十二月農神祭典(Saturnalia)時舉行,節慶期間為一星期,農奴在此一段時間暫時被釋放,並為祭典製造高潮。「Satyr」希臘神話中的上半身人下半身羊之森林神,相當於羅馬神話中的農牧神(faun),因此在農神祭典時期農奴們所演的劇,也以此稱呼。人們以劇中諷刺性的表達抒發不滿。諷刺劇所呈現的皆為現實價質的反轉,及對所謂「金科玉律」的質疑。其表演方式有劇、有歌、有舞,常年受制於權威之人藉以此取笑其虛飾與不實。後世常以此型態之表演諷刺當今政治。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諷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婉言隱語相譏刺。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刺者,達也。詩人諷刺,周禮三刺,事敘相達,若針之通結矣。」
2.文藝創作中的一種表現手法。用譏刺或嘲諷的方式,呈現社會生活面貌。如:「這是一部諷刺社會亂象的電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言語譏刺他人。如:「諷刺」、「譏諷」、「嘲諷」。
委婉勸諫。如:「諷諫」、「諷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十分、猛烈。如:「劇痛」、「劇烈」、「劇毒」、「劇寒」、「劇暑」。
戲。如:「話劇」、「劇情」、「喜劇」、「悲劇」、「劇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尖銳的東西扎入或直擊。如:「行刺」、「刺殺」、「刺槍」。
以針繡物。如:「刺繡」、「刺字」。
細而尖銳的東西。如:「竹刺」、「魚刺」、「芒刺在背」。
譏笑、嘲笑。如:「諷刺」、「譏刺」。
暗中偵伺、打聽。如:「刺探」。
受外物刺激而產生不好的感覺。如:「刺眼」、「刺耳」、「刺鼻」。
刺激:A>感官因受外力影響而有所反應,或指反應的程度。如:「聲光刺激」、「非常刺激」。B>特指不好事情的影響。如:「這次打擊對他來說刺激太大了。」
洛曼(Jules Romain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