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37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謂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法中說明主語的性質或狀態的描寫語。如「鳥飛」中的「飛」。也稱為「述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呼。如:「稱謂」。
告訴。如:「父謂子」。
無謂:沒有道理、沒有意義。如:「無謂之爭」、「無謂之事」、「無謂之舉」。
無所謂:不在乎、不要緊。如:「誰先去都好,我無所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語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指語法中「述語」、「說明語」、「表語」或「謂語」。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語有殊,名義一也。其音或雙聲相轉,疊韻相迆,此為更制一字。此所謂轉注也。何謂建類一首,首者,今所謂語基。考老同在幽部,其義相互容受,其音小變,按形體成枝別,審語言同本株,雖制殊文,其實公族也。」章太炎的意思是:一個語素或詞語在不同方言區有不同音節,不同方言區的人便造出不同的文字符號以紀錄這同一個語素或詞語,此即轉注。因此,轉注字形體不同(但通常有些相同部件),讀音有別(但聲、韻、調通常有點關係),而字義相通。例如,在某方言區,語素或詞語〈老〉讀與/匕/近,為了示音,便加上聲化的聲符「匕」,寫作「老」。這個語素或詞語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詞組成,含有主語、謂語,能表達一個完整意念的語文單位。 [例]詩句、語句
述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法中,說明主語的性質或狀態的描寫語。常是動詞或動詞加名詞的短語。如「他走了。」的「走」,「我吃飯了。」的「吃飯」,就是述語。也作「謂語」。
表態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述事物性質或表現事物狀態的句子。其謂語多半屬於形容詞。如「春花燦爛」、「白雲悠悠」。也稱為「描寫句」、「形容句」。
鈞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文書信中對直屬長官的稱謂語
謂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法中說明主語的成分稱為「謂語」,而謂語的中心成分,也有人稱為「謂詞」。例如:「鳥飛」一句中,「飛」為謂語,這個謂語為單詞,所以也可稱為「謂詞」。一般敘述句中的主要動詞,稱為「述語」,而有些語法學家就稱為「謂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