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26615 收藏人次:4117114
1.評論。《論語.八佾》:「子韶,盡美矣。」
2.告訴。《論語.雍也》:「子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韓非子.說林上》:「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於越。或之曰:『子必窮矣。』」
3.說。《詩經.衛風.河廣》:「誰河廣,一葦杭之。」唐.杜甫〈上後園山腳〉詩:「勿地無疆,劣於山有陰。」
4.稱呼、叫做。《詩經.王風.葛藟》:「終遠兄弟,他人父。」《孟子.梁惠王上》:「文王以民力為臺為沼而民歡樂之,其臺曰靈臺,其沼曰靈沼。」
5.認為、以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臣君之入也,其知之矣。」《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傳》:「張昭、周瑜等權可與共成大業,故委心而服事焉。」
6.奈。《詩經.邶風.北門》:「天實為之,之何哉!」《戰國策.齊策一》:「受薛於先王,雖惡於後王,吾獨先王何乎?」
7.是。通「為」。《詩經.小雅.賓之初筵》:「醉而不出,是伐德。」《左傳.僖公五年》:「一之甚,其可再乎?」
8.使、讓。《詩經.小雅.出車》:「自天子所,我來矣。」《左傳.昭公十六年》:「今吾子以好來辱,而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
與、和。通「為」。《史記.卷四二.鄭世家》:「晉於是欲得叔詹為僇,鄭文公恐,不敢叔詹言。」
1.道理、意義。如:「無之事」、「無之舉」。《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傳》:「頃聞諸將出入,各尚謙約,不從人兵,甚非備慮愛身之。」唐.韓愈〈雜詩〉:「蛙黽鳴無,閤閤祇亂人。」
2.姓。如宋代有準。
    
瀏覽人次:7736 收藏人次:2529925
所說的。《禮記.大學》:「所誠其意者,毋自欺也。」《文選.劉孝標.辯命論》:「所命者,死生焉、貴賤焉、貧富焉、治亂焉、禍福焉,此十者天之所賦也。」
    
瀏覽人次:4919 收藏人次:319141
沒有意義,沒有道理。《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朕弗取焉。」《老殘遊記》第四回:「本想再為盤桓兩天,看這光景,恐無的糾纏,要越逼越緊了!」
形而上者之道     
瀏覽人次:3674 收藏人次:0
  中國之傳統哲學概念,以形體之可見或不可見為分際,可見者為「形而下」,不可見者為「形而上」。〔周易‧繫辭上〕第十二章中說:「形而上者之道,形而下者之器。」又說:「一陰一陽之道。」陰陽皆不可見,其性質屬於「形而上」,至於一切可見之有形體,則稱之為「器」。依據易理,宇宙萬物構成前,皆經陰陽交會聚合轉化的過程,而此過程含有最基本的原理,為宇宙萬象生成依循的,稱之為「道」。如〔韓非子‧解老篇〕所言:「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管子‧君臣篇〕亦云:「順理而不失之道。」
  〔易經〕本書並未言「道」,〔易‧繫辭〕所言之「道」,係指陰陽交會化成有形體之原理,是本然的,無形的,...
生生之     
瀏覽人次:2991 收藏人次:0
  〔周易.繫辭上〕第五章說:「生生之易」,「天地之大德日生」。太極未分為兩儀之際,宇宙寂然混沌,毫無生氣。太極分為陰陽之後,乾坤始奠。〔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天地之大德就是化育萬物,綿延不已。所易理,也就是陰陽交會消長,生生不息的道理。
  中國固有思想,把宇宙看作生生不息、日新又新的本體。宇宙到處充滿著生機,流露著生氣。這種生生之道,就全體說為萬物化育,就個體說為自生自成。在宇宙生生不已、綿延不息的過程中,萬物眾生皆參與之。我們觀察大地花紅草綠,鳶飛魚躍,代代相續,類類蕃衍,這種生氣蓬勃的景象,就是易理的精神所在。同時在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歷...
無所     
瀏覽人次:2972 收藏人次:161143
1.談不上。《老殘遊記》第一九回:「救民即所以報君,似乎也無所不可。」
2.沒有什麼關係,不在意。如:「他為了達成環遊世界的夢想,縱使夜以繼日的工作也無所。」
率性     
瀏覽人次:2646 收藏人次:0
  順著本性,將它實現出來,便是道。見〔中庸〕:「率性之道。」朱子注:「率,循也。道,猶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道,是則所道也。」〔中庸〕所性,是以道德為內容的性,而性與天道是相通的。(參見「天命性」)因此依循這本性而將它實現出來,便是道。這道是從人的生命活動、行為表現上說的,並不是就天道本身說。或可以說天道在人循性而行時,會在人的生命中表現出來。
  朱子認為率性道,並不只就人說,也包括其他的存在物,故上引朱注有「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之語。若就性由天命而定,則並不只是人之性,也包括萬物之性,道為一切存在所以能存在的根據,一切存在都依道或性...
    
瀏覽人次:2582 收藏人次:203447
1.什麼是、什麼叫做。《孟子.公孫丑上》:「敢問何浩然之氣?」東周戰國.宋玉〈高唐賦〉:「王曰:『何朝雲?』」
2.為何、為什麼。《淮南子.道應》:「白公曰:『然則人固不可與微言乎?』孔子曰:『何不可!』」《漢書.卷八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王嘉》:「丞相豈兒女子邪,何咀藥而死!」
3.說什麼。用以表示憤慨。《史記.卷六四.司馬穰苴列傳》:「君寢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何相送乎!」漢.李陵〈答蘇武書〉:「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嘆者也,何不薄哉!」
4.什麼、什麼意思。如:「此何也?」《列子.說符》:「狐丘丈人孫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孫叔敖曰:『何也?』對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逮之。』」
    
瀏覽人次:2378 收藏人次:1599126
1.對人或物所加的名稱。《晉書.卷三二.后妃傳下.孝武文李太后傳》:「雖幽顯同謀,而稱未盡,非所以仰述聖心,允答天人。」
2.稱道。《宋書.卷一.武帝本紀上》:「事遂永代,功高開闢,理微稱,義感朕心。」
    
瀏覽人次:2092 收藏人次:0
可以說是。《論語.學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孝矣。」《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你這一番議論,真可之發矇振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