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4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謠言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詭詐的話迷惑群眾。如:「間諜最擅長以謠言惑眾,煽動人心。」也作「訛言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如:「眾多」、「眾生」、「眾人」、「眾星拱月」。
許多人。如:「大眾」、「觀眾」、「眾口爍金」、「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難、不明白。如:「疑惑」、「困惑」。
迷亂。如:「迷惑」、「妖言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通俗流行的韻語、曲調。如:「童謠」、「民謠」、「歌謠」。
不實的言語。如:「謠言」、「造謠」、「闢謠」、「謠傳」。
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流傳的歌謠。《後漢書.卷三一.郭仍等傳.贊曰》:「詩守南楚,民作謠言。」《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虛構不實的傳聞。《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既說都是虛誑,不用說就是我造的謠言了。」《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也不瞧得那裡來的謠言,一回說,兩江制臺某天某天殺了十八個維新黨。」
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惑眾人。《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師古恐其惑眾,斬了王浩。」《西遊記》第一○回:「趕他起身,不許在長安惑眾。」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龐恭和魏太子同去趙國當人質,臨行前龐恭以三人成虎勸諫惠王不要聽信讒言。典出《戰國策.魏策二》。比喻謠言惑眾。《隋唐演義》第二回:「正是積毀成山,三人成虎。到開皇二十年十月,隋主御武德殿,宣詔廢勇為庶人。」也作「市虎」。
坐立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三俠五義》第九回:「且說公孫策自包公入朝後,他便提心弔膽,坐立不安,滿心要打點行李起身,又恐謠言惑眾,只得忍耐。」
了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表示情勢嚴重得讓人無法忍受。反詰語句,多跟在還字的後面。《老殘遊記》第五回:「你這東西謠言惑眾,還了得嗎!」《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這混帳王八蛋,有心奚落本府,這還了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