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9.50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謠言止於智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明睿的人能判定是非,不輕信口耳轉述毫無根據的傳聞。如:「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大家不要再相信那些惡意中傷的小道消息了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詞:A>在。如:「寫於臺北」、「舟行於海」、「生於斯,長於斯。」B>對。如:「於你有利」、「於事無補」。C>給。如:「嫁禍於人」、「還政於民」。D>表比較。如:「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E>由、從。如:「取之於民」、「取之於社會」。F>表被動。如:「貽笑於人」。G>向。如:「求助於人」、「問道於盲」。>到、至。如:「聲聞於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助詞。A>用於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光陰者,百代之過客。」B>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禮尚往來,乃人情所不能免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如:「智慧」、「智力」、「大智若愚」。
聰明的。如:「智者」、「不智之舉」。
謀略。如:「鬥智不鬥力」。
才識。如:「智勇雙全」、「足智多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住不動。如:「停止」、「靜止」。
使停住。如:「止付」、「止血」、「止咳」、「止痛」。
停頓、結束。如:「休止」、「止息」、「適可而止」、「血流不止」。
攔阻、不准。如:「禁止」、「阻止」、「制止」。
僅、只。如:「不止」、「僅止」、「止此一家,別無分號。」
行為。如:「舉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通俗流行的韻語、曲調。如:「童謠」、「民謠」、「歌謠」。
不實的言語。如:「謠言」、「造謠」、「闢謠」、「謠傳」。
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流傳的歌謠。《後漢書.卷三一.郭仍等傳.贊曰》:「詩守南楚,民作謠言。」《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虛構不實的傳聞。《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既說都是虛誑,不用說就是我造的謠言了。」《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也不瞧得那裡來的謠言,一回說,兩江制臺某天某天殺了十八個維新黨。」
智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智慧謀略的人。「智」文獻異文作「知」。《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2.隋文帝授予智顗的封號。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語本《論語.陽貨》。[例]謠言止於智者,這種道聽塗說的話,何必相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