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85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變體影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體影片(Anamorphic)是寬銀幕電影片系統的一類 ,一般而言,35mm電影的標準畫面此例(Aspect Ratio)是4:3(或1.33:1),這是愛迪生(ThormsA. Edison,1847-1931)發明無聲電影時所採用的畫面比例,一般均稱之為全幅(Full Frame或Full Screen Aperture)。當有聲電影發明後,軟片上的影像面積縮小,以容納聲軌(Sound Track),但是其畫面比例仍是維持為4:3,這種畫面尺寸後來成為所謂的學院標準幅(Academic Aperture),隨後發明的16mm及8mm影片以及電視畫面均採用此種4:3畫面比例。但是電視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改。如:「變化」、「改變」、「演變」、「千變萬化」、「一成不變」。
突發的事件。如:「兵變」、「九一八事變」。
臨機應付的方法。如:「機變」、「通權達變」。
變動的、變異的。如:「變數」、「變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而薄的東西。如:「肉片」、「葉片」、「刀片」。
少。如:「片刻」、「隻字片語」。
印有姓名或可供通信的紙。如:「名片」、「明信片」、「生日卡片」。
一方的、單一的。如:「片言」、「片段」、「片面之辭」。
指薄而扁平的東西。如:「刀片」、「相片」、「唱片」、「磁碟片」。
量詞:A>計算薄而成片的東西的單位。如:「一片樹葉」、「兩片土司」。B>計算地面物的單位。如:「一片樹林」、「門前兩側各有一片草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遮住光線所產生的形象。如:「影子」、「光影」。
人或物體的形象、痕跡。如:「蹤影」、「身影」、「攝影」。
仿照描寫。如:「影寫」、「影鈔」、「影印」。
電影的簡稱。如:「影評」、「影壇」。
影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電影。如:「這部影片得過奧斯卡金像獎。」
2.拍攝成電影的底版膠片。
變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改變體式。《南史.卷三八.列傳.柳元景》:「初,惲父世隆彈琴,為士流第一,惲每奏其父曲,常感思。復變體備寫古曲。」
2.改變後的形體、體式。如:「這幅字看似仿王羲之行書的變體,流暢中多見幾分魏碑的剛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