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3.16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讒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言語毀善害能的人。《詩經.小雅.青蠅》:「讒人罔極,交亂四國。」《管子.問》:「各主異位,毋使讒人。亂普而德營九軍之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別人壞話,中傷他人。《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
1.毀謗、陷害別人的話。《左傳.哀公十六年》:「楚大子建之遇讒也,自城父奔宋。」《楚辭.屈原.離騷》:「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齋怒。」
2.顛倒是非、中傷別人的人。《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政不飾而寬于小人,近讒好優。」漢.王充《論衡.答佞》:「讒與佞,俱小人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糞便。《漢書.卷六三.武五子傳.昌邑哀王劉髆傳》:「陛下左側讒人眾多,如是青蠅惡矣。」《隋書.卷七二.孝義傳.田翼傳》:「母患暴痢,翼謂中毒,遂親嘗惡。」
掣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宓子賤治理亶父,恐魯君聽信讒人,使己無法依其理想施政。因而借著魯君派在他身旁的二吏書寫記錄,又從旁搖晃他們的手肘,使他們無法寫字,再據此將他們辭退,借此來向魯君進諫。見《呂氏春秋.審應覽.具備》。比喻為難、牽制。《舊唐書.卷一三九.陸贄傳》:「若謂志氣足任,方略可施,則當要之於終,不宜掣肘於其間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知鄂撫缺苦,又係督撫同城,事事掣肘,所以萬帥不願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喜、樂。《荀子.賦》:「忠臣危殆,讒人般矣。」
瓦釜雷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製的鍋具中發出如雷的巨響。語出《楚辭.屈原.卜居》:「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比喻平庸無才德的人卻居於顯赫的高位。宋.黃庭堅〈再次韻兼簡履中南玉〉詩三首之三:「經術貂蟬續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鳴。」也作「瓦釜之鳴」、「雷鳴瓦釜」。
黃鐘毀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卻遭到毀壞拋棄。語出《楚辭.屈原.卜居》:「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後比喻賢才不被重用。如:「在位者若是親小人,遠賢才,鼠輩猖狂而黃鐘毀棄,怎麼能有所作為呢?」也作「黃鐘長棄」。
默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沉靜不說話。《楚辭.屈原.卜居》:「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明.歸有光〈項脊軒志〉:「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尺布斗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尺布,一斗粟。比喻數量極少。語本《史記.卷一一八.淮南王傳》:「民有作歌,歌淮南厲王曰:『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後用以比喻兄弟不睦。《隋書.卷四五.文四子傳.秦孝王俊傳.史臣曰》:「俄屬天步方艱,讒人已勝,尺布斗粟,莫肯相容。」也作「斗粟尺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