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2.38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貨比三家不吃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買東西時要多比較,才不會在品質或價錢上吃虧。如:「貨比三家不吃虧,咱們還是到別家再看看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量。如:「比較」、「比賽」、「比武」、「無與倫比」。
數學上指同類的兩數相除。如:「三比二」。
作譬喻。如:「比方」、「比喻」、「比如」。
摹擬。如:「比畫」。
表示比賽得分的對比。如:「這場球賽的結果為3比1。」
並、靠。如:「肩比肩」。
接連的。如:「天涯若比鄰」。
依附。如:「朋比為奸」。
近來、最近。如:「比來」、「比年」。
屢屢、常常。如:「比比皆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的地方。如:「家庭」、「回家」、「家破人亡」。
屬於家裡的。如:「家產」、「家當」、「家人」、「家業」、「家事」。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稱專業人才。如:「專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漁家」、「商家」。
營業場所。如:「酒家」。
學術流派。如:「道家」、「一家之言」、「百家爭鳴」。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量詞。用於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十家住戶」、「三家報社」、「開了三家分公司。」、「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咀嚼食物後吞下。有時吸、飲液體亦稱為「吃」。如:「吃飯」、「吃藥」、「吃茶」、「吃素」。
受。如:「吃驚」、「吃虧」、「吃官司」、「吃我一記拳。」
支持、負擔。如:「吃重」、「吃不消」。
吸入。如:「吃菸」、「這種紙不吃墨。」
理會、接納。如:「吃軟不吃硬」、「誰吃這一套!」。
費。如:「吃力」。
下棋或玩牌時取得對方的棋子或牌張。如:「吃牌」、「抽車吃炮」。
船身入水的深度。如:「這船吃水有多深?」
吞沒。如:「我寄放在他那兒的錢全被他吃了。」
口吃:說話不流暢,有時重複或拉長字音。如:「他只要一急就口吃,話都說不清楚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品。如:「百貨」、「貨色」、「存貨」、「國貨」、「貨物」、「貨真價實」。
錢幣。如:「貨幣」、「通貨」。
罵人的話。如:「笨貨」、「這人真不是好貨,專會訛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缺損、減少。如:「虧損」、「虧本」。
幸而、幸好。如:「多虧」、「幸虧」。
辜負、對不起。如:「虧欠」、「虧待」、「虧心事」。
斥責或諷刺的意思。如:「虧你還是行家,居然也被騙了。」
欠缺。如:「理虧」。
損失、損害。如:「吃虧」。
虛弱。如:「體虧」、「腎虧」、「氣衰血虧」。
吃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受損失或遭汙辱。《文明小史》第二七回:「你沒有出過門,到處吃虧,又上了他們的當了。」
2.在某方面條件不利。《兒女英雄傳》第一九回:「你這病根,卻又只吃虧在一個聰明好勝。」
三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秋時魯國孟孫、叔孫、季孫三公族。《論語.八佾》:「三家者以雍徹。」三國魏.何晏.集解:「三家謂仲孫、叔孫、季孫。」參見「三桓」條。
2.春秋末年,分晉的韓、趙、魏三卿。《史記.卷二七.天官書》:「田氏篡齊,三家分晉,並為戰國。」
3.三皇。《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列傳》:「俾之昌言而宏議,軼越三家,馳騁五帝。」參見「三皇」條。
4.夏、商、周三代。漢.王充《論衡.正說》:「案禮,夏、殷、周三家相損益之制,較著不同。」
5.《經書》的三家。如《書經》有歐陽、大夏侯、小夏侯三家;《禮經》有大戴、小戴、慶氏三家;《春秋》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
6.三戶人家。宋.陸游〈野意〉詩:「隄長逾十里,村小只三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