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1.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買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至市場購買魚、肉、蔬菜、水果等物品。《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次早起來,七人嗟嘆:『夜來此處甚是蹊蹺!』遂令行者前去買菜做飯。」
買菜求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計較錢財或酬勞之多寡。語本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下.嚴光》:「司徒霸與光素舊,欲屈光到霸所語言,遣使西曹屬侯子道奉書,光不起,……光曰:『我手不能書。』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光曰:『買菜乎?求益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金錢換取物品。如:「買書」、「買米」、「買賣」、「買東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蔬菜。如:「空心菜」、「小白菜」。
一般餐點。如:「主菜」。
菜色:A>菜餚的種類。如:「今天晚上的菜色不錯。」B>形容人營養不良的面色。如:「面有菜色」。
菜鳥:戲稱剛進入新境而對諸事不熟或愚蠢的人。如:「這批菜鳥什麼也不懂。」
雜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而紛亂的樣子。[例]大清早,市場就人聲雜沓,擠滿了買菜的人們。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實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育活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以「飲食」生活為例,買菜、點菜、餐會時的應酬寒喧等活動,必然整合語文與數學知能;烹調活動則整合了物理、化學、營養學、能源效率、鍋具餐具等材料科學、美學等知能;對飲食口味、嗜好、品味與飲食文化的形成與認識,則又整合地理、歷史、社會文化習俗等知能。總之,「家政」係整合上述學習領域知能及實踐價值教育、消費教育、環境教育、兩性教育、休閒教育及生活藝術等活生生的生活教育。「關懷典範」的課程設計。「關懷」的本質上是一種動機、心理傾向或心理活動,也是一種覺...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爸:吵架?沒有哇!不過……妹妹:不過什麼?爸爸:也沒什麼!昨天我忘了倒垃圾,本來說好今天早上要陪她去買菜,可是我睡晚了,她就自己去了。阿明:啊!我想起來了,晚上有客人要來。爸爸您,您都沒幫忙!妹妹:哥,你也沒幫忙啊!阿明:(生氣)那你呢?爸爸:不要吵了!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她就不會哭了。快快快!動手吧!(音樂起,節奏輕快,配上做家式的聲音)媽媽:(驚喜)你們好乖啊!怎麼都勤快起來了?(擤鼻涕聲音)那洋蔥好嗆啊!眼睛好難受!(連續擤鼻涕的聲音)爸爸、阿明、妹妹:(一起大叫)什麼?是洋蔥?哈哈哈……哈哈哈……媽媽:笑什麼?快告...
順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手。[例]他每次去市場買菜,都會順手帶些小點心回來。
陪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陪伴、一同。如:「他陪同母親到市場買菜。」
採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學校或團體中負責採購事宜者。尤指買菜的人而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