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4.13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質疑問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懷疑困惑的問題,請求解答。《宋史.卷四三○.道學四.黃灝傳》:「朱熹守南康,灝執弟子禮,質疑問難。」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竊聽緒論,雖已經月,終以不得質疑問難為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的根本、特性。如:「質地」、「質料」、「特質」、「流質」。
人的天性、本性。如:「氣質」、「資質」。
樸實的本性。如:「質樸」、「文質彬彬」。
責問、盤問。如:「質問」、「質疑」。
以人或財物作為抵押。如:「質押」。
作為抵押的人或物。如:「人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不信而加以猜測。如:「懷疑」、「猜疑」、「半信半疑」、「疑是地上霜」。
無法解決、推斷的。如:「疑案」、「疑義」、「疑團」、「疑難」、「疑雲」。
猶豫不定。如:「猶疑不決」、「遲疑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容易。如:「難關」、「困難」、「難事」。
使人受困。如:「這問題把他難倒了。」
不好。如:「難聽」、「難看」、「難吃」、「難聞」。
不敢、不能。如:「難免」、「難保」、「難言之隱」。
災害。如:「災難」、「苦難」、「空難」、「多災多難」、「倖免於難」。
質問、責備。如:「責難」、「非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心中的疑難請求別人回答。如:「問答」、「請問」、「問路」、「發問」。
為表示關切而探望、拜候。如:「慰問」、「訪問」、「問候」、「問訊」。
審訊。如:「審問」、「問案」。
責備。如:「責問」、「興師問罪」。
干涉。如:「不聞不問」、「我的事請你不要過問。」
質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懷疑而向人提出問題。《漢書.卷九二.游俠傳.陳遵傳》:「竦居貧,無賓客,時時好事者從之質疑問事,論道經書而已。」
疑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質疑的問題。如:「如有任何疑問,可逕赴本中心洽詢。」
問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辯論詰問。漢.王充《論衡.問孔》:「皋陶陳道帝舜之前,淺略未極。禹問難之,淺言復深,略指復分。」《南史.卷六五.陳文帝諸子傳.新安王伯固傳》:「頗知玄理,而墯業無所通;至於擿句問難,往往有奇意。」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