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贓物     
瀏覽人次:1127 收藏人次:0
用不正當的方法所獲得的財物。《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司馬芝傳》:「今贓物先得而後訊其辭,若不勝掠,或至誣服。」《水滸傳》第三○回:「連夜便把贓物封了,且叫送去機密房裡監收。」
贓物     
瀏覽人次:86 收藏人次:0
因收受、搬運、寄藏、故買或媒介贓物所觸犯的罪刑。
    
瀏覽人次:11607 收藏人次:4146785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瀏覽人次:5613 收藏人次:147664
偷搶而來的。如:「贓款」、「贓物」。
回文     
瀏覽人次:15734 收藏人次:0
3.回覆的公文。《清平山堂話本.曹伯明錯勘贓記》:「解曹伯明并贓物文卷,到府廳交割了,討了回文自回。」
    
瀏覽人次:12974 收藏人次:538194
3.不承認錯誤或推卸責任。如:「天理昭彰!你賴不掉的。」《水滸傳》第二九回:「贓物正在你箱子內搜出來,如何賴得過?」
監守自盜     
瀏覽人次:8296 收藏人次:623717
出處《明律‧刑律》:「凡監臨生事,自盜倉庫錢糧等物,不分首從,併贓論罪。」 譯文凡是負責監察的人,自己盜竊倉庫錢糧等財物,不分主謀、共犯,一律依贓物定罪 釋義看守的人就是偷竊者。指藉職務之便,竊取自己看管的財物。
栽贓     
瀏覽人次:5664 收藏人次:770726
贓物放在別人的地方,以誣陷其犯法、作賊。如:「栽贓誣陷」。清.林則徐〈會諭尖沙嘴英國各船貨具結進埔告示稿〉:「至搜查之時,俱係官員親身督驗,斷不至栽贓陷害,累及無辜。」
追究     
瀏覽人次:2869 收藏人次:0
追溯探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贓物證見俱有了,望相公追究真情則個。」《紅樓夢》第六九回:「張華父子妄告不實,懼罪逃走,官府亦知此情,也不追究,大事完畢。」
貪小失大     
瀏覽人次:2153 收藏人次:0
圖謀小利而造成重大損失。[例]他因收購贓物而惹上官司,真是貪小失大。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