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7.19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起身而舞。《漢書.卷六六.楊敞傳》:「奮褎低卬,頓足起舞。」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聞雞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祖逖,半夜聞雞啼,立即起床操練武藝的故事。典出《晉書.卷六二.祖逖傳》。後用以比喻及時奮起行動。《舊唐書.卷一二九.韓滉傳》:「今見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搖,則有聞雞起舞者矣。」金.元好問〈木蘭花慢.對西上搖落〉詞:「不用聞雞起舞,且須乘月登樓。」
翩翩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盈愉快的跳起舞來。如:「當悠揚的樂聲飄來,眾人不禁隨著拍子翩翩起舞。」
婆娑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盤旋舞蹈的樣子。如「音樂一起,他們倆就在舞池婆娑起舞。」
雞鳴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聞雞起舞」。見「聞雞起舞」條。01.宋.范成大〈送同年萬元亨知階州〉詩其二:「古來百戰功名地,正是雞鳴起舞時。」 
陶謙不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事件。陶謙(西元132∼西元194)任官徐州時,認識同郡先輩張磐(生年不詳)。張磐原係陶謙父執輩,欲與陶謙交往,但陶謙恥其為人……,每當宴飲,張磐常以舞屬陶謙,謙不以舞回答,即或應邀起舞,也不作〈轉〉的動作。張盤問陶謙:不當轉邪?陶謙以不可轉,轉則勝人作答。由是張磐不樂,卒以構隙。但陶謙為官清白,無從糾舉,祠靈星,有嬴錢五百,張磐欲以贓之,於是陶謙委官而去。
《三國志.卷八.引吳書》。
李陵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事件。李陵(?∼西元前74)於漢天漢二年(西元前99)以五千步兵與匈奴八萬騎兵作戰,不敵被俘,留仕匈奴。武帝(西元前140∼西元前74)怒殺其家族。該時,蘇武(?∼西元前60)因於天漢元年(西元前100)以中郎將,官職,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置於北海牧羊。終於始元六年(西元前81)得歸故國長安。臨行前,李陵置酒為蘇武餞行。李陵嘆謂:汝當知吾心,異域之人,一別長絕。乃起舞,邊舞邊歌:「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催,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
《漢書.卷二十四》。
蔡邕不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事件。漢朝(西元前206∼西元220)時代,在宴會中常由主人起舞後,邀請一位客人起舞的風尚〔見以舞相屬〕。該時蔡邕(西元132∼西元192)任中郎職,被邀宴於五原太守王智。酒酣,王智起舞屬蔡邕,蔡邕因不齒王智為人;多有不法,乃拒舞。王智在眾多賓客前責邕:徒敢輕我。蔡邕乃拂袖而去。王智銜恨,密告誣陷蔡邕毀謗朝廷。蔡邕被貶,亡命吳會達十二年之久。
《後漢書.六十》。
起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清朝(1644∼1911)宴樂之一。皇帝壽宴時,大臣以二十二人為一組,著朝服,佩儀刀而入,三叩頭後,開始以二行兩人對舞。舞畢退東位西嚮立。次隊繼續如前儀。舞蹈伴奏有:琵琶、三絃、箏、節、拍板及拍掌者。
《清史稿.樂一,樂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挺身往上。如:「起立」、「起來」。
上升。如:「起伏」、「起落」。
好轉。如:「起色」、「起死回生」、「一病不起」。
引發、產生。如:「起火」、「起義」、「發起」、「起疑」、「起作用」。
建造。如:「白手起家」、「平地起高樓」。
開始。如:「起先」、「起初」、「從今天起」、「萬事起頭難」。
擬定。如:「起草」、「起稿」。
放在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進行。如:「拿起」、「提起」。B>表示及、到的意思。如:「想起往事,真是不勝感慨!」C>表示承受的意思。如:「我們要經得起現實的考驗。」
量詞:A>計算分批的人的單位。相當於「群」。如:「店裡來了兩起客人。」B>計算事件發生的單位。如:「高速公路上發生了數起連環車禍。」、「警方最近偵破了一起擄人勒索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