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4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趙充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37~前52)字翁孫,西漢隴西上邽人。善騎射,好兵法,熟悉匈奴與羌族的情況。武帝時破匈奴有功,拜中郎將;宣帝時破羌。其言屯田十二便,寓兵於農,為世所推重。卒諡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足。如:「充分」、「充足」、「充實」。
填滿。如:「充氣」、「充滿」、「充電」、「充耳不聞」、「汗牛充棟」。
假冒、假裝。如:「冒充」、「充內行」、「打腫臉充胖子」。
擔任、代理。如:「充作」、「充當」、「充任」、「權充」。
盡,指事情極致的狀況。如:「他充其量只是第二名,憑什麼拿冠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國名:A>戰國七雄之一。B>前趙。東晉五胡十六國之一。C>後趙。東晉五胡十六國之一。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鬆懈、懈怠。《禮記.雜記下》:「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虜久屯聚,解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運輸。《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今久轉運煩費,傾我不虞之用以澹一隅,臣愚以為不便。」唐.杜甫〈昔遊〉詩:「吳門轉粟帛,泛海陵蓬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先。通「預」。《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宜遣使者行邊兵豫為備,敕視諸羌,毋令解仇,以發覺其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近似。《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而賢以為可奪其畜產,虜其妻子,此殆空言,非至計也。」
以逸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取守勢,養精蓄銳,待敵方疲倦、實力削弱時,再予以痛擊。《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烽火幸通,勢及并力,以逸待勞,兵之利者也。」《三國演義》第五○回:「若是我用兵時,就這個去處,也埋伏一彪軍馬,以逸待勞。」也作「以佚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計謀。同「策」。《漢書.卷六九.趙充國傳》:「此全師保勝安邊之冊。」漢.王充《論衡.骨相》:「大梁人尉繚說秦始皇以併天下之計,始皇從其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