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95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跌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為放縱不拘。《文選.江淹.恨賦》:「脫略公卿,跌宕文史。」《三國志.卷三八.蜀書.簡雍傳》:「優游風議,性簡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猶箕踞傾倚,威儀不肅。」也作「跌蕩」。
2.形容文章音節抑揚頓挫。如:「文章貴於跌宕生姿,波瀾變化。」也作「跌蕩」、「跌踼」。
跌宕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縱心志,不受拘束。元.周密《齊東野語.卷四.潘庭堅王實之》:「殿試第三人,跌宕不羈,傲侮一世。」也作「跌蕩不羈」。
跌宕昭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的氣勢放縱不拘,文意鮮明。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其文章不群,辭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
跌宕不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縱不拘,超群出眾。如:「老師運筆題字時的氣度,充分表現出跌宕不群的個性。」
跌宕遒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文辭或書法豪放不羈,剛勁逸麗。《清史稿.卷五○三.吳熙載傳》:「植之,道光十九年舉人。通經,以詩鳴,世臣尤稱甚書,謂其跌宕遒麗,鍛煉舊搨,血脈精氣,奔赴腕下,熙載未之敢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拖延。如:「懸宕」、「延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文字、言語頓挫波折。如:「跌宕」。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鬼神非人世,節奏頗跌踼。」
一波三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書法中一捺筆鋒需轉換三次方向,筆勢曲折變化。語本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後用以比喻事情進行曲折多變,很不順利。如:「這樁婚事一波三折,真是好事多磨。」亦形容文章結構的跌宕起伏多變化。如:「韓文公的議論文章,布局一波三折,文氣充沛。」也作「一筆三過」。
陶淵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逸詩人之宗」,認爲其詩「其源出於應璩」。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對陶淵明推崇備至:「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文選》收錄陶淵明的詩文十餘首,是作品被收錄較多的作者。陶淵明的田園隱逸詩,對唐宋詩人有很大的影響。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宋代詩人蘇東坡對陶潛有很高的評價:「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蘇東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連雨獨飲二首》,《和陶勸農五首》、《和陶九...
有過之無不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先進》:「師也過,商也不及。」指相較之下,只有超過而沒有不如。宋.楊萬里《誠齋詩話》:「近世詞人,閒情之靡,如伯有所賦,趙武所不得聞者,有過之無不及焉,是得為好色而不淫乎?」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五:「鴈門風流跌宕,可謂才人之筆。使生許渾、趙嘏間,與之聯鑣並馳,有過之無不及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