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2.49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跕鳶之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鳶鳥飛越瘴癘地方,紛紛墜入水中。典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比喻地位卑微或身居下位者,須安分守己,不可奢求高官富貴,否則會自討苦吃,招致危險災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大型鳥類。體長約六十公分,全身呈褐色。雙眼銳利,嘴鉤曲,趾有鉤爪。尾形似魚尾,兩翼強勁有力,擅長飛翔。捕食魚類、青蛙、鳥類等。俗稱為「老鷹」。如:「紙鳶」、「鳶飛戾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白、理解。如:「領悟」、「覺悟」、「醒悟」、「恍然大悟」、「執迷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跕跕」條。
1.拖著鞋子走路。《集韻.入聲.帖韻》:「跕,行曳履。」《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女子則鼓鳴瑟,跕屣,游媚貴富,入後宮,遍諸侯。」南朝宋.裴駰.集解:「瓚曰:『躡跟為跕也。』」《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女子彈弦跕躧。」唐.顏師古.注:「躧字與屣同。屣謂小履之無跟者也。跕謂輕躡之也。」
2.貼近、貼著水面而飛。唐.宋之問〈為韋特進已下祭汝南王文〉:「鳶忌南而跕水,鴈愛北而隨車。」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