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5.33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踏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北方有炕,炕前置有一張矮腳椅子,方便人上下,稱為「踏腳」。
踏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墊腳的石頭。借指基礎。如:「散布在溪澗裡的石頭,常成為遊客橫越溪谷的踏腳石。」
踏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高處時用以墊腳的工具。比喻努力發展時被借以利用的人或物。如:「他拿小王做踏腳凳,順利進入這家大公司。」
踏腳石狀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里程碑狀態】(milestone stat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踩。如:「踐踏」、「踏水車」、「腳踏車」、「踏步前進」、「腳踏實地」。
步行。如:「踏青」、「踏月歸來」。
實地勘驗。如:「踏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動物的腿,支撐身體接觸地面的部分。如:「赤腳」、「跺腳」、「前腳」、「後腳」、「手腳靈活」。
像腳形的器物支架。如:「椅腳」、「桌腳」、「高腳杯」、「高腳椅」、「四腳桌」。
物體的基部、下部。如:「牆腳」、「山腳」。
正文下面附加注解或說明的文字。如:「注腳」。
量詞。用於計算用腳踢、踩等動作的單位。如:「連踢三腳」、「踩了一腳」。
腳本:指劇本。如:「這次表演的腳本,已經改了五次。」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股時的姿勢多樣化:站直;手扶在牆上;手扶在講桌或課桌邊沿;伏在椅上;手扶在黑板溝槽;手撐在講台(教員踏腳的講台,不是講桌);手和腳撐在地上,身體做成拱形。通常是屁股翹高或小彎腰,屁股微翹的站姿(屁股突顯出來教員較易下手,角度從15、30、45到90不等)。許多教員會要求手腳著地用力撐住,屁股翹得很高的姿勢(施打時可以處在較高的施力點)。徒手也很常見:掌摑、拳打、腳踢、踹、擰肉、拉頭髮、亂剪頭髮、剃光頭、色筆畫臉、脖子掛上羞辱性紙牌等。常有教員命令學生做體能活動作為懲罰,跑步、伏地挺身、仰臥起坐、交互蹲跳、半蹲(蹲馬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掛在馬鞍兩旁,讓騎馬的人踏腳用的東西。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鐙,今馬鐙,馬鞍兩旁足所踏也。」唐.韓偓〈馬上見〉詩:「和裙穿玉鐙,隔袖把金鞭。」《紅樓夢》第六九回:「老頭子細說原委,賈璉只在鐙中跌足。」
進身之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得更高地位或權力的踏腳石。《文明小史》第六○回:「現在都想趁這個出洋機會,圖個進身之階。」
執鞭墜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鐙,掛在馬鞍兩旁供騎者踏腳的東西。執鞭墜鐙指手持馬鞭、放置馬鐙,表示追隨左右、任由差遣的意思。《水滸傳》第三○回:「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當以執鞭墜鐙,伏侍恩相。」《西遊記》第三九回:「師父,你是我重生父母一般,莫說挑擔,情願執鞭墜鐙,伏侍老爺,同行上西天去也。」也作「執鞭隨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