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983 ms
共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仆倒、跌倒。晉.釋法顯《佛國記》卷下:「王來見之,迷悶躄地,諸臣以水灑面,良久乃蘇。」
瘸腿,兩腳殘廢不能走。《禮記.王制》:「瘖、聾、跛、躄、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唐.孔穎達.正義:「躄,謂足不能行。」漢.枚乘〈七發〉:「當是之時,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傴起躄,發瞽披聾而觀望之也。」
|
攣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腳蜷曲不能伸展。宋.陸游〈養生〉詩:「攣躄豈不苦?害猶在四支。二豎伏膏肓,良醫所不治。」或讀為ㄌㄨㄢˊ ㄅㄧˋ luán bì。
|
斑紋光躄魚(花鰧;裸躄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istrio histrio (Linnaeus, 1758)
體裸露無棘,但有微細顆粒及小皮瓣散在;吻觸手之骨質基部極短尚不及第二棘之一半長,先端之球狀肉質部則衍生若干絲狀皮瓣;體黃褐色,有少數黑點及淡色斑紋散在。
為全球性、暖海性種類,大致與馬尾藻(Sargassum)的分布有關。
平時棲息於馬尾藻叢,自成一個典型的擬態實例。產卵期5~8月。
觀賞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躄魚亞目(Suborder Antennarioidei)
躄魚科(Family Antennariidae),Frogfishes
|
條紋躄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tennarius striatus (Shaw, 1794)
第一背鰭(或硬背鰭)第一棘變形之吻觸手其骨質基部等於或略長於第二棘,其先端之肉質部呈三分叉絲狀。體色黃褐色或深褐色,變化極大;由素色至呈現若干黑色斑駁。由於體色之多型性,過去會被定名為若干不同的種。
為所躄有魚中分布最為廣泛的一種。範圍包括大西洋東西岸及印度太平洋區。
棲息水深0~219公尺。
體色鮮豔者可供觀賞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躄魚亞目(Suborder Antennarioidei)
躄魚科(Family Antennariidae),Frogfishes
|
躄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捶胸頓足,形容非常哀痛。《晉書.卷一二四.慕容熙載記》:「苻氏死,熙悲號躄踊,若喪考妣。」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四一齣:「你躄踊慟哭直恁苦,那堪大雪添淒楚。」
|
新幾內亞躄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tennarius dorehensis (Bleeker, 1859)
體密被二分叉細棘及白色乳狀突;第一背鰭(或硬背鰭)第一棘骨質基部較第二棘為短,其先端之長卵形肉質部具成束的絲狀物。體鼠灰色有極細之暗色點散布。
自南日本之琉球、台灣、菲律賓、新幾內亞、大溪地,東至非洲東岸。
棲息岩礁潮間帶0~2.4公尺水深處。
無。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躄魚亞目(Suborder Antennarioidei)
躄魚科(Family Antennariidae),Frogfishes
|
阿部氏單棘躄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aunax abei (Günther, 1862)
頭大呈球形;體密被細棘;吻觸手短小可退縮至吻溝中;體紅色或粉紅色,有黃色圓點散在。
南日本,中國東海、台灣。
棲息於90~500公尺水深處之砂泥底質。
據悉為美味的火鍋料。
T0000000001--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T0000000020--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T0000000101--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T0000000090--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T0000000111--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T0000000116--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T0000000171--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T0000000296--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T0000000272--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T0000000302--蝙輻魚亞目(Suborder Ogcocephaloidei)
T0000000304--單棘躄魚科(Family Chaunacidae),Coffinfishes,Sea Toads
T0000000303--單棘躄魚上科(Superfamily Chaunacioidea)
|
躄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腳殘廢不能行動的疾病。《三國志.卷五七.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傳.陸績》:「績既有躄疾,又意存儒雅,非其志也。」《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後有居民郭恩者,兄弟三人,皆得躄疾,請輅卜之。」
|
雙斑躄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tennarius biocellatus (Cuvier, 1817)
體為一致橘紅色,背鰭基部具有1枚黃緣之黑色眼狀斑。
分布範圍較狹窄,僅侷限於台灣、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
棲息珊瑚礁水深0~73公尺處。
因其鮮豔體色,可供觀賞用,惜頗為罕見。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躄魚亞目(Suborder Antennarioidei)
躄魚科(Family Antennariidae),Frogfishes
|
躄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躡手躡腳的探出身子。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