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8.77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軀體姿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邦動作分析名詞。此一名詞几與體態(Posture)通用,但體態指的是身體各部位之排列與垂直軸或地心引力之抗衡而言,而軀體姿態則偏向心理表現的層面,其涵義近似平劇中的身段,即指由雙肩至臀部之正、斜、彎、躬,以表現角色之個性。不過,拉邦所謂的軀體姿態,乃探索其具體造形如針釘狀、牆面狀、球狀、螺旋狀等身體造形,與空間交會所延伸的言外之意,如:穿透、分裂、包容、迂迴等。在Alan Lomax備受爭議的「舞蹈量化案例」(Choreometric Project)中,軀體姿態則泛指軀幹單位、高度、形狀等與垂直軸、基底、局部動作等呈常態模式的再現,用以描述(或影射)表演者之態度。
Irmgard Bartenieff & Doris Lewis《Body Movement Coping with the Environment》1980、Rudolf von Laban《The Mastery of Movement》1971、Alan Lomax, Irmgard Bartenieff, Forrestine Paulay《Folk Song Style and Culture》1968、Vera Maletic《Body-Space-Expression》1987、盧玉珍〈拉邦動作分析概要〉,《1998國際舞蹈理論技巧研習營報告書》頁50∼57、《The LMA C...
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樣子、體態。如:「姿態」、「姿勢」、「舞姿曼妙」、「搖曳生姿」。
容貌、形象。如:「姿容」、「姿貌」、「姿色」、「英姿煥發」、「風姿綽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其他動物的全身。如:「身體」、「人體」、「體質」、「體力」。
身體的某部分。如:「肢體」、「四體不勤」、「五體投地」。
親身的。如:「體驗」、「體會」、「體察」。
事物的本質形態或主要部分。如:「固體」、「液體」、「主體」、「物體」。
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體諒」、「體貼」、「體恤」。
一定的制度、體裁或格式。如:「文體」、「政體」、「體例」、「體制」。
文字書寫的形式。如:「字體」、「草體」、「顏體」。
數學上指立體的形狀。如:「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如:「身軀」、「軀體」、「為國捐軀」、「七尺之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表現於外的形勢、模樣。如:「姿態」、「事態」、「液態」、「狀態」。
態度:A>舉止神情。如:「態度親切」、「態度從容」。B>看法、主張。如:「表明態度」、「態度強硬」。
姿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姿容態度。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六七:「委曲周旋儀,姿態愁我腸。」
軀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後漢書.卷五十一.陳龜傳》:「雖歿軀體,無所云補。」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