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辨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論證。如:「這件事需要慎重的辨證。」
〔四庫提要辨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庫提要辨證〕24卷,計經部2卷、史部7卷、子部10卷,集部5卷,共800,000餘字,是余嘉錫「一生精力所萃」之作。余嘉錫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目錄學家。他從1900年17歲時,初讀〔四庫全書總目〕起,就日夜研讀,「時有所疑,輒發篋陳書考證之」,期年,即成稿一冊,為撰著提要辨證之始。其後,「讀書續有所得,復應時修改」,歷三十餘年,孜孜不輟,積稿達20餘冊。1931年,將存稿「銓次先後,刪除重複,編為目錄,合經史子集四部,凡得700餘篇」。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余嘉錫深懼手稿散佚,「乃取史子兩部寫定之稿220餘篇排印數百冊,以當錄副。」1937至1952年間,又先後寫定經部稿60餘篇、集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別。如:「分辨」、「辨別」、「辨認」、「辨識」、「明辨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病症、症候。如:「三焦辨證」、「血分證」。《列子.周穆王》:「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證。」
夜郎自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黃中松《詩疑辨證.卷五.徹田為糧》:「公劉遷豳之日,從之者十有八國,其民既庶而既繁矣。……故《毛傳》訓徹為治,但言治其田疇以為久住之糧,其言簡而已。明夫夜郎自大而帝制自為,公劉不敢也。」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出一轍」,指車輪行徑相同,痕跡一致。見用於《容齋隨筆》。《容齋隨筆》,宋代學者洪邁(西元1123∼1202)撰,為其讀書札記,廣涉群經、歷史、文學、哲學、藝術,辨證考據,頗為精確。尤精宋代掌故,可補《資治通鑑》之不足。隨筆以外,又著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在《容齋續筆.卷一一.名將晚謬》中,洪邁舉古代名將關羽、王思政、慕容紹宗、吳明徹為例,認為他們都是威名遠播,建立了當代無人可比的功績,但晚年都因憑恃功勛,誇耀自己的才能,進而輕敵所致。這四位歷史名人的敗亡,十分相像,行跡如同出自同一個車轍。典源又見宋.洪邁《容齋三筆.卷三.奸鬼為人禍》。表述春秋晉景公以及隋文帝之子,患有重疾,他們...
潛在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促進教育的改造,其代表人物,如包爾斯、金帝思、艾波等均屬之,因此對於潛在課程的研究特別重視運用分析和辨證的方法,全市學校知識、價值觀念和意識型態的傳遞和轉化的過程,進而達到課程的解放和教育的解放。潛在課程世雄升正式學習課程以外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它的影響是隱藏的、無形的、深遠的,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經常有一些非預期性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來指導和協助,為了使潛在課程發揮其教育的正向功能,所以教師專業知能和專業判斷就顯得相當重要,才能提供學生適宜的教室生活和學校生活。此外,善用學校組織環境、建立開放學校氣氛、強化學校全力自主、活...
觸類旁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黃中松《詩疑辨證.卷四.鶴鳴篇》:「夫天下之理不盡於四者。即四者推之,觸類旁通,理無不該,事無不備,舉天下而措之,可也。」
大同小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一.杜少陵六》:「《緗素雜記》、《學林新編》,二家辨證乘槎事,大同小異。」
學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稱私塾中的教書先生。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六.辨證類.嘲學究》:「近世嘲學究云:『我若有道路,不作猢猻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