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1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逋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亡的人。元.揭傒斯〈雨述〉詩三首之一:「逋民攘攘度閩山,十人不見一人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逃走、逃亡。《說文解字.辵部》:「逋,亡也。」《左傳.僖公十五年》:「六年其逋,逃歸其國而棄其家。」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滇遊日記十三》:「訊其來何以故?曰:『悉檀長老命來候相公者。』余知僕逋。」
2.拖欠。如:「逋租」、「逋債」。元.周霆震〈埋怨樹〉詩:「朝旴械繫逮詞訟,夕敝鞭撲逋稅錢。」
攘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亂的樣子。元.馬致遠〈夜行船.百歲光陰一夢蝶套.離亭宴煞〉:「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急攘攘蠅爭血。」元.揭傒斯〈雨述〉詩三首之一:「逋民攘攘度閩山,十人不見一人還。」也作「壤壤」。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