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7.6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逐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人因身上有惡臭而避居海上,未料海上竟有人嗜其臭味而尾隨不捨。典出《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後比喻奇特的僻好。唐.杜牧〈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劉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韻〉:「海邊慵逐臭,塵外怯吞腥。」宋.黃庭堅〈有聞帳中香以為熬蝎者戲用前韻〉二首之一:「海上有人逐臭,天生鼻孔司南。」
逐臭之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臭味的人。後用以比喻有怪癖的人。《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人各有所好尚,蘭茝蓀蕙之芳,眾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如蠅逐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蒼蠅追逐有臭味的東西一般。比喻追求名利、趨炎附勢的齷齪行徑。《程乙本紅樓夢》第七七回:「那媳婦卻倒伶俐,又兼有幾分姿色,……招惹的賴大家人如蠅逐臭,漸漸做出些風流勾當來。」
附膻逐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依靠或追隨奸邪的人。如:「這批小人附膻逐臭,還自以為攀龍附鳳而得意洋洋。」也作「附膻逐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味。如:「無聲無臭」、「水是無色無臭的液體。」
難聞的氣味。與「香」相對。如:「口臭」、「汗臭」。
味道難聞的。如:「臭汗」、「臭氣衝天」。
不好的名聲。如:「遺臭萬年」。
醜惡的、令人厭惡的。如:「臭事」、「臭名」、「你別擺臭架子!」、「她整天擺著一張臭臉。」
狠狠的。如:「臭罵」、「臭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趕。如:「追逐」、「夸父逐日」、「逐水草而居」。
趕走。如:「逐客」、「驅逐出境」。
依次、按照順序。如:「逐次」、「逐步」、「逐年增加」、「逐條說明」。
爭奪。如:「角逐冠軍」、「逐鹿中原」。
逐漸:隨著時間或順序而漸生變化。如:「如果再不戒菸,你將會逐漸失去健康。」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隨波逐流而已。但沈約雖位高名重,卻篤信佛法,寡少嗜欲,為官清廉,用度節儉,亦非一般汲汲榮利、追名逐臭之輩。在〈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中,沈約讚美梁鴻、嵇康等人的品行「就像日月一樣的高潔,也像孤高的香花開放在遙遠的山林之中」,並以此自勉。後來沈約因得罪梁武帝,憂懼而死,朝議認為沈約文名盛極,欲諡為文侯,獨梁武帝認為沈約「情懷不盡」,改諡為隱侯,才符合沈約的行誼。〈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的這段文字,似可做為最好的註解。後來「孤芳自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
孤芳自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隨波逐流而已。但沈約雖位高名重,卻篤信佛法,寡少嗜欲,為官清廉,用度節儉,亦非一般汲汲榮利、追名逐臭之輩。在〈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中,沈約讚美梁鴻、嵇康等人的品行「就像日月一樣的高潔,也像孤高的香花開放在遙遠的山林之中」,並以此自勉。後來沈約因得罪梁武帝,憂懼而死,朝議認為沈約文名盛極,欲諡為文侯,獨梁武帝認為沈約「情懷不盡」,改諡為隱侯,才符合沈約的行誼。〈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的這段文字,似可做為最好的註解。後來「孤芳自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
下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級低的或地位卑下的。《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不要說算命拆字是下等,就是教館、作幕,都不是個了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那一班王孫公子去問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著要嘗鼎一臠。」
附膻逐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依靠或追隨奸邪的人。《明史.卷二一○.董傳策傳》:「干進無恥之徒,附膻逐穢,麇集其門。」也作「附膻逐臭」。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