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87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儒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儒院前身為大學院,在〔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中即已規劃大學院為學問極則,主研究不主講授,亦不立課程。到了〔奏定大學堂章程〕改名通儒院後,體制益詳,但仍主研究,無講堂功課。入學資格為分科大學畢業生,以其所欲考究之學藝,具呈分科大學教員會議,由總監督核定。入學後視其研究係屬某分科大學之某學科,即歸該分科大學管理,許由該學科教員指導;但若研究與其他分科大學學科有關,可兼修。
  通儒院學員在院不須保結,不交學費,若欲至某地考察,亦可支給旅費。在院二年後,經該分科大學監督核准可兼理事務或遷居他地。其研究學期以五年為限,成績每年審查一次,以能發明新理著有成書,能製造新器足資利用為畢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者、讀書人。如:「儒生」、「大儒」、「博學鴻儒」。
孔子所創的思想學派。如:「儒家」、「儒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敵」、「通航」、「通信」、「通車」、「通商」、「流通」、「互通有無」。
到達。如:「通往」、「條條大路通羅馬」。
全部、整個、都。如:「通宵」、「通通上去」、「通盤考量」。
明白、了解、懂得。如:「通曉」、「精通」、「通情達理」。
淵博。如:「通才」、「通人」。
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通」、「萬事通」。
報告、告知、傳達。如:「通報」、「通知」。
普遍的、共同的。如:「通病」、「通行」、「通性」、「通稱」、「通俗」。
量詞:A>用於計算文書、電訊數量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B>用於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牆內屋外的空地。如:「院子」、「庭院」、「後院」。
某些公共處所的名稱。如:「醫院」、「電影院」、「美容院」。
機關、單位。如:「立法院」、「行政院」、「高等法院」。
學院的簡稱。如:「大專院校」。
通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學多聞,言行可資效法的讀書人。《後漢書.卷三六.賈逵傳》:「逵所著經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學者宗之,後世稱為通儒。」《儒林外史》第八回:「俗語說得好:『與其出一個斲削元氣的進士,不如出一個培養陰隲的通儒。』」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