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9.39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的。如:「水管不了。」
2.流暢、暢達。如:「暢」、「四八達」、「你的作文寫得不夠順。」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政人和,百廢具興。」《老殘遊記》第一回:「當年也曾讀過幾句詩書,因八股文章做得不,所以學也未曾進得一個。」
3.順利。如:「星運亨」。
4.靈活、不閉塞。如:「圓」、「開」。
5.淵博。如:「人」、「博學儒」。
6.共同的。如:「好逸惡勞是一般人的病。」《孟子.滕文公上》:「天下之義也。」
7.整個、全部。如:「宵」、「盤考量」。《孟子.離婁下》:「匡章國皆稱不孝焉,夫子與之遊,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
全、都。如:「上去」。《紅樓夢》第二八回:「他說的我不懂,怎麼不該罰!」
1.到達。如:「到」、「往」。《國語.晉語二》:「道遠難,望大難走。」
2.往來、交往。如:「商」、「航」、「互有無」。《漢書.卷三七.季布欒布田叔傳.季布》:「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
3.報告、使知曉。如:「知」、「報」。《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自辯數,乃置,不肯為。」
4.明白、了解。如:「曉」、「精」。《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吉》:「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驕驁,不古今。」
5.男女間發生不正常的關係。如:「姦」、「私」。《左傳.桓公十八年》:「公會齊侯于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焉。」《漢書.卷五五.衛青霍去病傳.衛青》:「季與主家僮衛媼,生青。」
1.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萬事」、「數學」。
2.量詞:(1)計算文書、電訊的單位。如:「一電話」、「三電報」。(2)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
觸類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解此一事物的知識或原理,進而推知其他同類的事理。如:「他才思敏捷,往往老師才一提出前提,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
融會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各種知識或事物加以融合、貫穿,進而獲得全面徹的領會。《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序》:「於是上自帝王傳心之奧,下至初學入德之門,融會貫,無復餘蘊。」《清史稿.卷四八二.儒林傳三.陳立傳》:「南歸後,乃整齊排比,融會貫,成公羊義疏七十六卷。」
水泄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水都無法流。比喻防備極嚴密。《三國演義》第九二回:「近聞諸葛亮殺敗夏侯楙,困於南安,水泄不,安得有人自重圍之中而出?」亦用以形容擁擠不堪。《儒林外史》第五回:「眾回子因湯知縣枷死了老師夫,鬧將起來,將縣衙門圍的水泄不。」也作「水洩不」。
宵達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整夜到天亮。《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獅蠻社火,鼓樂笙簫,宵達旦。」
心有靈犀一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靈犀,犀角。傳說犀牛是一種神奇異獸,角中有如線般的白紋相兩端,可以感應靈異。全句比喻心靈相連,情意相,意念相契合。唐.李商隱〈無題〉詩二首之一:「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
一竅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心竅不。語本《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其竅,則比干不死矣」句下漢.高誘.注:「故孔子言其一竅,則比干不見殺也。」後用以比喻人昏昧不明事理,或對某事完全不懂。《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這蕭穎士又非黑漆皮燈,泥塞竹管,是那一竅不的蠢物。」《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但是人數多了,自難免魚龍混雜,賢愚不分,儘有中文一竅不,借著遊學到海外玩耍的。」
權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墨守常規,而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也作「達權知變」。
窮則變,變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易經.繫辭下》:「易窮則變,變則則久。」指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窮盡的時候,就必須求變化,變化之後便能夠達,適合需要。《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只是一個變字。《易經》說:『窮則變,變則。』天下沒有個不變會的人。」
八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方相的道路。形容交便利。《晉書.卷一二七.慕容德載記》:「滑臺四八達,非帝王之居。」宋.蘇軾〈論綱梢欠折利害狀〉:「今之京師,古所謂陳留,四八達之地,非如雍洛有山河之險足恃也。」也作「四五達」。
2.形容對事理明白曉暢、融會貫。《朱子語類.卷一一.讀書法下》:「看文字不可落於偏僻,須是周匝。看得四八達,無些窒礙,方有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