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雅     
瀏覽人次:273 收藏人次:0
1.才識廣博,品格雅正。《三國志.卷一○.魏書.荀彧等傳.評曰》:「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長文通雅,義格終始。」
    
瀏覽人次:27090 收藏人次:3660524
風格高尚的,不俗的。如:「高雅」、「雅興」、「文雅」。
交情、情誼。如:「一面之雅」。
正。如:「雅言」、「雅樂」。
懇求他人教正的敬詞。如:「雅教」、「雅正」。
詩經體裁之一。在天子、諸侯朝會宴飲時歌誦。分為大雅、小雅。
    
瀏覽人次:11897 收藏人次:2796446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敵」、「通航」、「通信」、「通車」、「通商」、「流通」、「互通有無」。
到達。如:「通往」、「條條大路通羅馬」。
全部、整個、都。如:「通宵」、「通通上去」、「通盤考量」。
明白、了解、懂得。如:「通曉」、「精通」、「通情達理」。
淵博。如:「通才」、「通人」。
熟悉某種事物的人。如:「中國通」、「萬事通」。
報告、告知、傳達。如:「通報」、「通知」。
普遍的、共同的。如:「通病」、「通行」、「通性」、「通稱」、「通俗」。
量詞:A>用於計算文書、電訊數量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B>用於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爾雅     
瀏覽人次:2821 收藏人次:278128
雅》宋朝陸細《埤雅》宋朝羅願《爾雅翼》,共三十二卷。明朝萬歷年間朱謀《駢雅》《駢字分箋》明朝方以智《通雅》清朝孔鮒《小爾雅義證》清朝王煦《小爾雅疏》清朝吳玉搢《別雅》清朝洪亮吉《比雅》清朝史夢蘭《疊雅》清朝葛其仁《小爾雅疏證》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宋翔鳳《小爾雅訓纂》清朝《小爾雅校證》 外部鏈接 http://ctext.org/er-ya/zh 《爾雅》全文 http://ctext.org/xiao-er-ya/zh 《小爾雅》全文 以上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7%...
劉大魁     
瀏覽人次:751 收藏人次:0
姚鼐所提倡的「神理氣味格律聲色」之論,與陰陽剛柔之說,有開啟的作用。 評價海峰古文,宗師方苞義法,清通雅節又不失其雄奇絢爛,頗富有詩意與文采。尤其波蘭之壯闊,音節之鏗鏘,皆非方苞所能及。(資料選自網路)
上清     
瀏覽人次:484 收藏人次:0
2.唐朝宰相竇參自知將為政敵所害,囑其婢上清,將來入宮後,為其辯白。上清後果入宮,向德宗申冤。見《太平廣記.卷二七五.上清》。後泛指婢女。明.方以智《通雅》卷一九:「婢亦謂之上清。柳珵上清傳,溫公考異引之……事雖不可信,然當時稱婢為上清,亦常語也。」
南北     
瀏覽人次:481 收藏人次:0
5.男子。明.方以志《通雅.卷一九.稱謂》:「稱男子曰『南北』,猶稱物為『東西』也。」
聲教     
瀏覽人次:303 收藏人次:0
天子的聲威和教化。《書經.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通雅博暢,能以天下聲教為己任者,不如也。」
平調     
瀏覽人次:282 收藏人次:0
3.清代方苞通雅所列笛上七調的一種調名。
葉子格     
瀏覽人次:133 收藏人次:0
一種賭博用的紙牌,類似升官圖,明代以前所稱葉子戲皆指此而言。明.方以智《通雅.卷三五.器用.戲具》:「葉子格曰鶴格,猶今之紙牌也。」也稱為「鬥牌」、「葉子戲」。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