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0.99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遊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玩觀賞。《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張尚書第二位小姐,昨夜在後花園中遊賞,被虎撲了去,至今沒尋屍骸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休閒、到處走走。如:「遊覽」、「遊賞」、「旅遊」、「遊山玩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賜與。如:「賞賜」、「獎賞」、「重賞」。
獎賞的事物。如:「懸賞」、「討賞」。
讚美、嘉許、表揚。如:「嘆賞」、「讚賞」。
玩味、領受事物的美好。如:「玩賞」、「欣賞」、「賞月」、「雅俗共賞」。
器重、看重。如:「賞識」。
對他人加恩惠於己的客氣用語。如:「賞光」、「賞臉」。
滄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宋神宗時,蘇軾曾被貶官,降為黃州團練副使。當時黃州附近有一處名叫赤鼻磯的名勝,也叫赤壁,因為與三國時吳、魏交戰的「赤壁之戰」古戰場同名,所以赤鼻磯成為後人遊覽憑弔的地方。蘇軾來到黃州,也常到此處勝跡遊賞,並曾以此地為名,撰成前後〈赤壁賦〉兩篇。在前〈赤壁賦〉文中,蘇軾藉與賓客泛舟其上時,抒發萬物興衰、人事變遷的感嘆。文中提到因遊赤壁,而懷想起當年赤壁之戰時,曹操、周瑜當時的英姿,戰船相接千里,旌旗飄揚遮空的壯觀景色,如今卻什麼都不剩,豈不是讓人無限感慨?何況我們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學漁夫、樵夫般的過日子,以魚、蝦、麋鹿為友,駕著小船,舉酒相敬。人生就像寄居在天地間的蜉蝣,也...
名副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g fú釋義︰猶「名副其實」。見「名副其實」條。 01.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紀》:「斯乃名實相符,亨達自任,得以惟聖作則,為官擇人。」 參考詞語︰名實相稱注音︰ㄇ|ㄥˊ ㄕˊ ㄒ|ㄤ ㄔㄥˋ漢語拼音︰míng shí xiāng chèng釋義︰猶「名副其實」。見「名副其實」條。 01.《鏡花緣.第七二回》:「妹子這個名字,叫做有名無實,那里及得堯蓂姐姐彈的幽雅,他才名實相稱哩。」
走馬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騎馬快走以觀賞花景,形容抱負實現或遊賞時得意愉快的心情。語本唐.孟郊〈登科後〉詩。 △「走馬探花」、「春風得意」 (二)比喻粗略、匆促地觀看,不能仔細深入了解事物。※語或出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三。 △「走馬看錦」、「浮光掠影」
水落石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醉翁亭位於滁州(今安徽省滁縣)城西南瑯琊山兩峰之間,為山僧智仙所築。〈醉翁亭記〉就是歐陽修遊賞醉翁亭後所寫下的一篇文章,文中描寫出山林四季變化的景色:春季有野花幽香,夏季有綠樹繁茂而成一片濃蔭,秋季風聲蕭瑟而霜色瑩潔,冬季水枯而石頭盡露。朝暮之間的景色變化,加以四季的不同景色,使得遊賞於醉翁亭中的快樂顯得無窮無盡。「水落石出」或許就是從本文摘出的一個成語。因為水位低,本來沉於水底的石頭逐一浮露出來,石頭猶如原被遮掩的真相,所以這句成語就被用於比喻事情經過澄清而後真相大白。
撥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科第之設,沿革多矣。文皇帝撥亂反正,特盛科名,志在牢籠英彥。」
風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土民情。[例]澎湖擁有美麗的景致風情,每年都吸引許多人前往遊賞
尋花問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外遊賞春天的景色。元.谷子敬《城南柳.楔子》:「只等的紅雨散、綠雲收,我那其間尋花問柳,重到岳陽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這樣好天氣,他先生正好到六橋探春光,尋花問柳,做西湖上的詩。」也作「覓柳尋花」、「問柳尋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