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0.09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閒話,挑撥是非。《金瓶梅》第四六回:「這個也沒人,就是畫童兒過的舌。」也作「過嘴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空的經歷。如:「過年」、「過河」。
超出、超越。如:「過分」、「過期」、「過半數」。
錯誤。如:「過失」、「知過能改」。
表示某種行為曾經發生或已經完成。如:「看過」、「走過」、「吃過飯」。
處罰的類別。如:「大過」、「小過」。
忍受、領受。如:「難過」、「心裡不好過」。
太甚。如:「過度」、「過獎」。
轉移。如:「過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口腔內識別味道的器官,也是發音器官。如:「舌頭」、「舌音」、「舌尖」、「舌根」。
指說話的事。如:「長舌」、「饒舌」、「舌戰」。
物體像舌頭般的部分。如:「帽舌」、「鞋舌」。
火舌:火焰冒出像吐舌。
口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個人都有過舌頭打結得經驗。如果你專心注意聽自己今天說過的話,我敢打賭你一定會發現自己重複某些用詞。事實上,「口吃」在日常交談中是相當正常的現象。我們能說話是靠嘴巴、聲帶以及大腦三者之間相互協調,當其中一方動作較快時,我們就會出現口吃的情形。兒童學習說話時,很自然地會經歷一個重複說話的階段,例如「媽媽,媽媽,你看,你看,你看那個東西!」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口吃,通常這是在二至五歲的階段會發生的行為。即使孩子沒有口吃的問題,也可能會有這種現象,有時會持續幾天,有時幾個月,甚至幾年。如何區分是成長階段的一般日常性口吃,還是真正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