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1.45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附、遵從。《左傳.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唐.杜甫〈早發〉詩:「賤子欲適從,疑誤此二柄。」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徬徨無主,不知如何是好。《宋史.卷三○二.賈黯傳》:「二人臨事,指蹤不一,則下將無所適從。」《清史稿.卷二九三.謝濟世傳》:「若發號施令,小人得以搖奪,君子無所適從,國事未有不隳者也。」
莫知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古音ㄉ|ˊ。即「無所適從」。見「無所適從」條。01.宋.劉恕〈書資治通鑑外紀後〉:「取舍乖異,莫知適從。」適從"> 
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古音ㄉ|ˊ。即「無所適從」。見「無所適從」條。01.《韓非子.揚搉》:「一家二貴,事乃無功。夫妻持政,子無適從。」 
未知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古音ㄉ|ˊ。「未知適從」猶「無所適從」。見「無所適從」條。01.宋.黃庭堅〈策問三道〉其二:「今三家並行,未知適從,或謂當有廢舉,以定諸儒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隨。如:「跟從」、「力不從心」。
依順。如:「服從」、「順從」、「至死不從」。
參與。如:「從事」、「從軍」。
自。如:「從此」、「從來」、「從頭來過」。
依照、採取。如:「從速」、「從輕發落」。
採取。如:「從寬處理」、「從善如流」。
從容:安適不緊張的樣子。如:「從容不迫」、「從容就義」。
附和的、陪同的。如:「從犯」、「主從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偶然、偶爾。《聊齋志異.卷一.賈兒》:「適從父入市,見帽肆挂狐尾,乞翁市之。」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的荀林父才剛新任統帥,威信不高;而將軍先縠又固執剛愎,不聽指揮;其餘將領也都意見不一,使得部下無所適從。這時若是楚軍出戰,必定可以勝利。楚王聽了伍參的話,就下令停止撤退,回師北進,迎擊晉軍,果然打敗了晉軍。後來「剛愎自用」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用來形容先縠的「剛愎」一語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性情倔強,自以為是。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意見含混、不明確,似可,亦似不可。本作摸稜兩可,指摸著稜角的兩面,不做確指。[例]主管人員不要做出模稜兩可的決策,否則會令員工無所適從
不置可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不置一詞,含糊其詞,模稜兩可辨似: 「不置可否」及「模稜兩可」都有不明確表示意見的意思。 「不置可否」側重於不做決定;「模稜兩可」側重於含糊籠統地帶過。 模稜兩可 不置可否 辨似例句 ○ ㄨ 上司聽完我的報告後,沒有任何指示,只是~地說要再想想。 ㄨ ○ 無論我說什麼,老闆都說好,~,讓人無所適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