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1.77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選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使選舉權的人。
選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法定被選資格的人。與選舉人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扛起、抬起、往上托。如:「舉手」、「高舉」、「舉重」、「舉頭望明月」。
提出。如:「舉例」、「列舉」、「檢舉」。
推選。如:「選舉」、「推舉」。
全部的、整個的。如:「舉世聞名」、「舉國歡騰」、「舉世公認」、「舉國上下」、「舉家遷移」。
行為、動作。如:「舉止」、「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
起、興起、發動。如:「舉義」、「百廢待舉」、「大舉進攻」。
生養。如:「一舉得男」、「中年舉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揀。如:「挑選」、「選擇」、「選拔」。
推舉。如:「民選」、「票選」、「競選」、「選賢與能」。
被挑出的人、物。如:「人選」、「選手」、「一時之選」。
經挑揀而編輯成冊的作品。如:「文選」、「詩選」、「小說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人抱舉起來。《山海經.西山經》:「有獸焉,其狀馬身而鳥翼,人面蛇尾,是好舉人。」
2.舉用人才。《左傳.文公三年》:「君子是以知秦穆公之為君也,舉人之周也。」《呂氏春秋.孝行覽.遇合》:「凡舉人之本,太上以志,其次以事,其次以功。」
3.漢代取士用人無考試之法,皆令郡國守相薦舉,被薦舉者稱為「舉人」。唐、宋時稱可以應進士考試的人為「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也稱為「大會狀」、「大春元」。
選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擇善而推舉。《淮南子.兵略》:「選舉足以得賢士之志,謀慮足以知強弱之勢。」
2.政治組織或社會團體,依規定由全部或部分成員,抉擇一個或少數人,充任某種職位的一種程序。
脫穎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才華的人得到機會而嶄露頭角。參見「穎脫而出」條。明.馬中錫〈中山狼傳〉:「異時倘得脫穎而出,先生之恩。」《孽海花》第一三回:「這日得了總裁之命,夾袋中許多人物,可以脫穎而出,歡喜自不待言。」
畫餅充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餅解飢。比喻徒具虛名而無益於實際。語本《三國志.卷二二.魏書.桓二陳徐衛盧傳.盧毓》。後亦用「畫餅充飢」比喻徒事空想無益於事。 △「望梅止渴」
查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點查看。[例]選舉人名冊已經公布,歡迎民眾自由查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