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遺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寡婦。唐.韓愈〈與鄭相公書〉:「今裴押衙所送二百七十千,足以益業,為遺孀永久之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失、漏掉。如:「遺漏」、「遺失」、「遺落」。
丟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
留下。如:「遺留」、「遺臭萬年」、「不遺餘力」。
捨棄。如:「遺棄」、「遺世獨立」。
死者所留下的。如:「遺物」、「遺產」、「遺言」、「遺書」、「遺孤」。
古人所留下的。如:「遺風」、「遺蹟」。
贈送、給與。如:「贈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寡婦,死了丈夫的女人。如:「遺孀」。《淮南子.脩務》:「弔死問疾,以養孤孀。」
馬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會的發源地。馬偕除了勉力於傳教,也致力於推動醫療與教育。1880年,馬偕運用美國一位同姓的馬偕船長遺孀,為紀念丈夫所捐的美金3000元建立了「偕醫館」,成為北臺灣西醫的先驅,「偕醫館」不僅在清法戰爭中救治許多傷患,更是今日「馬偕紀念醫院」的前身。光緒8年(1882),「理學堂大書院」落成,之後又創辦專收女學生的「淡水女學堂」,引進西方的教育和知識。(同註1)明治34年(1901),馬偕病逝於淡水,30年間與門徒走遍北臺灣,傳播基督教義與西方文化,不論是在傳教、醫療或教育方面,都對臺灣有重大影響。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分交由皇冠出版社收藏。1997年,旅美學者張錯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成立「張愛玲文物特藏中心」,得到宋淇遺孀鄺文美的同意,送了兩箱張愛玲的遺稿給南加大圖書館,發現《海上花》英譯稿竟就在其中。1953年,張愛玲離開上海的次年,她的父親張子沂在租住的上海江蘇路285弄28號吳家小客廳去世,終年57歲。1957年,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瓊在英國倫敦去世,終年64歲,張愛玲沒有前去出席葬禮。1991年,張愛玲的姑母張茂淵在上海去世,終年93歲。1995年6月,張愛玲終生朋友炎櫻在紐約去世。張愛玲唯一的弟弟張子靜終身未婚,1997年10月1...
曹雪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脂硯齋等批語顯示《紅樓夢》應該是全部完成,但只是後半部大約三十回「被借閱者迷失」。)留下新婚不久的遺孀,終年還不到五十歲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