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1.75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遺簪墜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舊。《北史.卷六四.韋孝寬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之同歸。吾之操行,雖不逮前烈,然捨舊錄新,亦非吾志也。」也作「遺簪墮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失、漏掉。如:「遺漏」、「遺失」、「遺落」。
丟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
留下。如:「遺留」、「遺臭萬年」、「不遺餘力」。
捨棄。如:「遺棄」、「遺世獨立」。
死者所留下的。如:「遺物」、「遺產」、「遺言」、「遺書」、「遺孤」。
古人所留下的。如:「遺風」、「遺蹟」。
贈送、給與。如:「贈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掉落、落下。如:「墜落」、「墜機」、「搖搖欲墜」。
繫在人耳朵上或器物上懸垂的小飾物。如:「錶墜」、「扇墜」、「耳墜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用來綰髮或固定頭冠的頭飾。如:「頭簪」。《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夫人脫簪珥叩頭。」唐.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也稱為「簪子」。
1.插、戴。唐.李嶠〈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詩:「並輯蛟龍書,同簪鳳皇筆。」宋.蘇軾〈答陳述古〉詩二首之一:「城西亦有紅千葉,人老簪花卻自羞。」
2.連綴。《儀禮.士喪禮》:「以爵弁服,簪裳於衣左。」漢.鄭玄.注:「簪,連也。」
(一)之又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子。《說文解字.履部》:「屨,履也。」《左傳.成公二年》:「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三國演義》第一回:「家貧,販屨織蓆為業。」
踐踏。《文選.揚雄.羽獵賦》:「屨般首,帶脩蛇。」唐.李善.注:「屨,謂踐履之也。」
遺簪墮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舊。唐.張說〈讓右丞相第二表〉:「臣幸沐遺簪墮履之恩,好生養志之德。」也作「遺簪墜屨」。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