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邦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若干保有主權及政府組織的小國,為保障彼此的安全或促進共同目的而組成的聯合組織體。
  聯邦德國在文化與教育上採取各邦分權制以致影響全國教育政策的統一與協調,於是聯邦議會於一九六九年五月十二日公布了[憲法]第九十一條b項的修正案。根據該項規定,教育計畫和科研的促進是屬於聯邦共同的任務。有了這個基礎,聯邦與各邦於一九七○年簽訂了一項有關設立教育計畫委員會的協定。一九七一年他們促成了教育模型試驗互相協調的基準協議。到了一九七五年更擴充到促進共同研究的模型試驗。
  聯合教育計畫委員會也像各邦教育廳長常設會議一樣是協調各邦教育政策的機構,其中聯邦政府當然也參與其事。在東、西德統一後,十六邦各派代表一人,聯邦政府派代表八人,卻擁有十六個投票權。聯合教育計畫委員會在投票時必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如:「鄰邦」、「家邦」、「友邦」、「安邦定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合。如:「聯邦」、「聯貫」、「聯絡」、「聯合」、「珠聯璧合」。
詩文中每兩句成對者,稱為「聯」。如:「對聯」、「門聯」、「上聯」、「下聯」、「春聯」。
量詞。用於計算票券等分聯的單位。如:「我買了兩聯獎券。」、「開立一式三聯的統一發票。」
拿破崙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他攻占的國家。如西元1806年神聖羅馬帝國(註2.)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由日耳曼的聯邦組成的萊因邦聯(註3.)。不過,歐洲仍有許多民族持續抵抗法國的統治,特別是西班牙人。他們從西元1808年起,便不斷組織人民軍隊抵抗法國入侵。另外在西元1812年,俄國也將拿破崙大軍趕出莫斯科。西元1814年,歐洲聯軍攻入法國,拿破崙戰敗退位下台。然而在被放逐到厄爾巴島後,他又伺機回到法國,重掌政權。西元1815年,拿破崙在滑鐵盧一役中戰敗,便被囚禁在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完全脫離歐洲政治舞台。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拿破崙、神聖羅馬帝國、...
南北戰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九世紀發生於美國的內戰。美國因南北經濟結構的差異,故對黑奴的主張不同。西元一八六一年,美國總統林肯下令釋放黑奴,南部諸州不服,遂退出聯邦,自組美利堅邦聯,南北因此分裂,發生內戰,歷時四年。一八六五年,南方投降,美國終告統一。
馬斯垂克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由歐洲共同體十二國於荷蘭馬斯垂克市(Maastricht)達成的協議,一九九二年二月由歐體十二國外長在葡萄牙簽署。主旨在使一九九三年進入單一市場的歐體,進而達成單一貨幣、政治統合,最後成為一個類似邦聯性質的歐洲聯合體。
福克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克納帕塔法郡的原型。他的曾祖父威廉•克拉克•福克納在密西西比州北部是個很有名的歷史人物,在當年南部邦聯軍內任上校,修建過一條鐵路,州內一個鎮也是以他的名字福克納來命名。他還著有幾本小說和其他一些作品,這種文學傳統一直在家中傳承了下來。福克納作品中的「約翰•薩托里斯上校」就是在他曾祖父的基礎上創作而來。福克納深受家庭傳統和南方風土人情的影響。他的作品中有南方人特有的幽默感,深入刻畫黑人與白人的地位、相處、矛盾等敏感問題,生動描繪出惟妙惟肖的南方人形象。寫作生涯早期,一位編輯錯將他的名字拼為「Faulkner」,福克納本人...
撣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亞洲中南半島的一支民族。主要分布在緬甸東部的撣邦。西元初,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和東南亞北部,並曾建立撣國,十四世紀時,則在緬甸北部建立阿瓦王朝。西元一九四八年緬甸獨立後,三十三個土司邦聯合為撣邦,獲得一定的自治權。撣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茶葉、甘蔗和罌粟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