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5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對男子的尊稱。《三國志.卷四三.蜀書.王平傳》:「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誰復有盡言者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某隱居在西嶽,甚荷郎君相邀之意,有故明旦先徑往城中,不得奉陪也。」(2)古代對貴公子的稱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連往詣恪,恪不與相見。後於張輔吴坐中相遇,別駕喚恪:『咄咄郎君。』」也作「郎子」。(3)本指太守之子,後為對他人子弟的敬稱。《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譴》:「楊素歸謂家人曰:『小兒子吾已提起教作大家郎,不知能了當否?』素恃己有功,於帝多呼為郎君。」(4)妻子對丈夫的稱呼。《二刻拍案驚奇》卷三○:「郎君將此兒歸閩中,又在何處另結良緣?不知且從黃易兩家之言,成了親事。」
2.嫖客。元.秦𥳑夫《東堂老》第四折:「我勸你兩個風流子弟,可也別尋一個合死的郎君。」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老兒。別的郎君子弟,經商客旅,都不打緊,我有兩個人,都是倉官。」
如意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想、滿意的丈夫。如:「經過多年的挑選,她終於找到如意郎君了。」《聊齋志異.卷五.封三娘》:「舊年邂逅處,今復作道場,明日再煩一往,當令見一如意郎君。」
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則民間故事。內容敘述蛇郎君娶妻的經過。故事中除了主角蛇郎君之外,其中三姊妹的性格及樣態亦描繪得栩栩如生。
郎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近考試及第的人。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時進士團所由輩數十人,見逢行李蕭條,前導曰:『迴避新郎君!』」宋.蘇軾〈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詩〉二首之二:「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稱謂:(1)用以尊稱父祖輩。如:「家君」、「嚴君」。漢.孔安國〈書經序〉:「先君孔子生於周末。」(2)妻妾稱自己的丈夫為「君」。如:「夫君」、「郎君」。《禮記.內則》:「君已食,徹焉。」漢.鄭玄.注:「凡妾稱夫曰君。」(3)對人的尊稱。如:「諸君」、「胡君」。《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傳》:「君勿言,吾私之。」(4)對他人母親或妻子的尊稱。如:「太君」、「細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稱呼。如:「郎君」、「郎心似鐵」。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拯大駭。沼又云:「遙見虎食人盡,乃脫皮,改服禪衣,為一老僧也。」拯甚怖懼。……及明,僧叩門曰:「郎君起來食粥。」二子方敢啟關。食粥畢,二子計之曰:「此僧且在,我等何由下山?」遂詐僧云:「井中有異。」使窺之。細窺次,二子推僧墮井,其僧即時化為虎,二子以巨石鎮之而斃矣。二子遂取銀皿下山。近昏黑,而遇一獵人,於道旁張弓,樹上為棚而居,語二子曰:「無觸我機。」兼謂二子曰:「去山下猶遠,諸虎方暴,何不且上棚來?」二子悸怖,遂攀緣而上。將欲人定2>,忽三五十人過,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婦女,歌吟3>者、戲舞者,前至弓4>所。眾怒曰:「朝5>來被二賊殺我禪和6>,方今追捕之,又敢有人張7>我將軍。」遂發...
明日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一○》引)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從事到青州。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2宋.蘇軾〈南鄉子.霜降水痕收〉詞(據《東坡樂府.卷上》引)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樽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疲乏、疲困。《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聊齋志異.卷二.鳳陽士人》:「郎君星馳夜半,人畜想當俱殆。」
燦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光彩美麗。《三國演義》第六○回:「果然盔甲鮮明,衣袍燦爛。」《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裹腹鬧裝燦爛,是個白面郎君。」也作「粲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