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8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部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各部分曹治事,因此稱各部的司官為「部曹」。《儒林外史》第七回:「貞臣良佐,忽為悖逆之人;郡守部曹,竟作逋逃之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官員辦公的地方,也指官員。如:「部曹」、「功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體中的一些分子。如:「部分」、「分部」、「局部」、「北部」。
中央機關的單位名稱。如:「教育部」、「國防部」、「經濟部」、「法務部」。
企業機構的單位名稱。如:「業務部」、「營業部」、「事務部」、「財務部」。
量詞:A>計算書籍、影視戲劇等的單位。如:「一部辭典」、「三部電影」、「兩部單元劇」。B>計算車輛或機器等的單位。如:「一部汽車」、「三部堆土機」。
相形見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這蘇州撫臺姓葉,號叫伯芬,本是赫赫侯門的一位郡馬。……一位赫赫侯府郡馬,自然有人照應,委了他一個軍裝局的會辦。這軍裝局局面極闊,向來一個總辦,一個會辦,一個襄辦,還有兩個提調。總辦向來是道臺;便是會辦、襄辦,也是個道臺;就連兩個提調,都是府班的。他一個部曹1>,戴了個水晶頂子2>,去當會辦;比著那紅藍色的頂子,未免相形見拙。何況這局裡的委員,藍頂子的也很有兩個;有什麼事聚會起來,如新年團拜之類,他總不免跼蹐不安;人家也就看他不起。那總辦更是當他小孩子一般看待。 〔注解〕 (1) 部曹:古代官署或部門分科辦事,因此明清時代稱掌管各部門的職官為部曹。 (2) ...
無懈可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對的,如果我軍沒有任何缺點可讓人攻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清.歐陽兆熊等合著的《水窗春囈.卷下.部曹才學》中,說到草擬奏章之人大都有才學,但考場失利,而他們「所作奏稿咨稿,駁斥事理,悉無懈可擊」,即指所作的奏稿咨稿沒有缺點可以攻擊。後來「無懈可擊」這句成語就從「擊其懈怠,出其空虛」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非常嚴密,沒有缺失。
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國的穿封戌在攻打鄭國時俘虜了鄭國的守將皇頡,王子圍欲與之爭功,請伯州犁為其裁決,伯州犁有意偏袒王子圍,以手高舉和向下的動作示意皇頡承認自己為王子圍所俘。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舊唐書.卷七一.魏徵傳》:「昔州黎上下其手,楚國之法遂差。」《文明小史》第二九回:「那時刑部堂官,是個部曹出身,律例盤得極熟,大約部辦也拿他不住,不能上下其手。」
吏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舊時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銓敘、勛階、黜陟等事。漢時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東漢改為吏部曹;魏晉以後皆稱為「吏部」。因專司銓選,故也稱為「銓部」。
逋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逃亡。《書經.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儒林外史》第七回:「貞臣良佐,忽為悖逆之人;郡守部曹,竟作逋逃之客。」也作「波濤」、「波逃」、「浮逃」。
堂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稱各衙門的長官。《文明小史》第二九回:「那時刑部堂官,是個部曹出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我在京的時候,曾上過一個條陳給堂官。」
冷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乏人問津、不引人注意的攤販。如:「一對老夫婦守著冷攤,神情落寞。」《文明小史》第六○回:「當初當這個清閒寂寞部曹的時節,除了上衙門之外,便是上琉璃廠搜尋冷攤。」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