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鄒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鄒善字某,號穎泉,明江西安福人;為鄒東廓(守益)之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進士,由比部郎藩臬使歷官至太常寺卿。
  穎泉論學謂:「學莫要於識仁,仁,人心也,吾人天相與之初,純是一團天理,後來種種嗜慾,種種思慮,雜而壞之。須是默坐澄心,久久體認,方能自見頭面。子曰:『默而識之。』識是識何物,謂之默,則不靠聞見,不倚知識,不藉講論,不涉想像,方是孔門宗旨,方能不厭不倦。是故必識此體,而後操存涵養,始有著落。」又說:「學莫切於敦行,仁豈是一個虛理;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而非仁也。知事外無仁,仁體時時流貫,則日用之間,大而人倫,不敢以不察,小而庶物,不敢以不明。人何嘗一息離卻倫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國名。戰國時鄒國,為楚國所滅。在今山東省鄒縣境內。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的、正面的。如:「善惡」、「善行」、「善人」、「善事」。
美好的事。如:「日行一善」、「為善最樂」、「隱惡揚善」。
專長於。如:「善於辭令」、「能歌善舞」、「英勇善戰」。
熟悉的。如:「面善」。
容易。如:「善忘」、「善變」、「多愁善感」、「善解人意」。
待人親切。如:「和善」、「友善」、「善待」。
收拾整理、辦理。如:「善後」。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